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重磅会议谋划明年工作,“施工图”如何转化为“实景画”?

  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昨天召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决议,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明年工作做出谋划部署。

  “今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2022年以来,上海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全力推动经济恢复重振,实现V型反转,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有力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回顾各项工作,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列席同志们纷纷感叹:成绩殊为不易、难能可贵,值得倍加珍惜。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大家一致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重大任务和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已明确的工作,持之以恒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眼界要高,强化使命担当

  新征程上,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有新的实践内涵。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此次召开的市委全会明确指出,做好上海工作,必须着眼“四个放在”、坚持稳中求进、注重科学统筹、强化使命担当。市委委员们认为,这为上海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遵循。

  “上海是肩负特殊使命的城市,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委员们表示,这样的定位意味着,要进一步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更好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我们要以更高站位谋划思考,在对标世界顶级城市的过程中迈向一流。”市委委员、黄浦区区长沈山州说,目前黄浦区每平方公里的GDP是141亿元,这个数字比纽约市的平均水平要高一点,但比起纽约的曼哈顿区和伦敦金融城都要低,下一步要瞄准世界顶级区域对标对表,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

  当前,我们面临着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外部环境,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依然较大。委员们认为,要善于从危机中发现和抓住机遇,进一步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摆脱全球共同的泥潭。我们应该牢记,今天的质一定是明天的量,今天的量也是过去的质。”市委委员、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转变简单求“量”的观念,更加注重在发展质量上走在前列,进而保持综合竞争力走在世界前列。

  “全会强调了上海在国家发展格局中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比如在一些特殊领域要尽快形成自主可控的可替代技术,为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作出贡献。”市委委员、青浦区区长杨小菁说,明年,青浦区将重点铆牢细分赛道上的领军企业、新赛道上的头部企业和未来赛道上的独角兽企业,紧抓消费级电子元器件、医疗终端、新型储能设备等一系列新赛道和重点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先机总是给予有智慧、有谋略的准备者。”市委委员、市妇联主席马列坚说,我们要在变局中把握主动,真正做到未雨绸缪,用好窗口期,重视夯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在新局中谋求先机,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打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

  举措要实,释放积极信号

  任务艰巨繁重、工作千头万绪。与此同时,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是摆在上海面前的紧迫任务。

  不少与会委员表示,在各项蓝图部署已经明确之后,当前亟需当好“施工队长”,以务实有力的举措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向市场和社会释放积极信号。

  “全会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王牌’作用和全市经济‘压舱石’作用,我们责无旁贷。”市委委员、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明年将深化浦东引领区战略,以全球营运商计划、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等引领功能提升,切实为全市经济挑大梁、做贡献。

  市委委员、市教委主任王平说,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提升整体水平、尽快补齐短板,真正在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三位一体”推进的过程中,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在科技创新中的策源功能。

  深化科技创新、建设科创中心,是上海的重大使命。全会上提出的“全过程创新”理念,引发多位与会委员的共鸣。

  “着眼从0到10的创新全过程,我认为找到了破题的关键。”市委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儒新说,“要善于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结合起来,把底层技术和市场前景结合起来,在不同技术领域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市委委员、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谈到,要让基础研究环节“从0看到10”、让企业“从10看到0”、让政府“既能从0看到10,又能从10看到0”,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要多开展巴斯德式的研究,也就是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自主开展需求导向的研究,并把全产业链形成的转化、金融、人才等要素串起来。”

  他同时表示,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不同的创新阶段,必须有精准适配的服务。“分清楚创新者处在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提供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持,才能加快推进一个链条的有序衔接。不能一个政策上下一般粗、包打天下。”

  市委委员、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表示,把科技创新加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协同创新。“我们谋划在汽车领域组建专业的协同创新联盟组织,有效集聚创新平台、投资基金、龙头企业、实验工厂等关键要素,来解决0到10创新全过程的问题。”

  与之相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在一批硬核技术方面能够有突破,打造一批爆款的终端产品,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市委委员、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下一步要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力争在新产业、新动能、新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四大新赛道上,要努力突破一批底层技术,培育出一流企业、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要兼顾好环境和功能的关系,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市委委员、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说,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审批速度更快捷,办事流程更方便,服务举措更贴心,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与干事创业息息相关的城市综合功能,实现发展环境的整体提升。

  本领要强,提升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以往所熟悉的许多思维定势、工作习惯,都要随之发生转变。

  全会指出,我们不能把发展停留于总量或规模的质量尺度上,不能停留于总是对别人的学习模仿和跟跑上,不能停留于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对他人的过度依赖上。这一论述对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委委员、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表示,应当建立起深层次的国际思维、国际视野、对标意识。“不是简单的表层的对照学习,而是要更加深刻地专业地领会全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底层逻辑、目标价值取向,才可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与之相关的,是干部要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努力做专业的事,更重要的是‘专业地做事’,也就是一种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所从事工作领域的专业特点、专业规律、专业趋势,最后也要回到底层逻辑。”他说。

  全会指出,要强化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多做“四不两直”、轻车简从的调研,“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后院和角落”,这引起与会委员们的普遍共鸣。市委委员、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说,民政工作紧密联系基层,扎根基层,我们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我们的第一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呼声,民政部门各级干部尤其需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要到相对有问题、有困难、有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养老服务民心工程项目实施为例,我们绝对不能每次调研就去看几个样板,我们要求每个区每个街镇的项目都是拿得出手的。”蒋蕊说,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发现哪里有薄弱问题,干部就要把问题指出来,想办法帮助当地找到因地制宜的解决和发展路径。

  “通过大上海保卫战,通过这一年的奋斗,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基层干部的不容易。”市委委员、长宁区委书记王岚说,提高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为其赋权、减负、增能,对于单位来讲,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更多帮助基层干部“雨中撑伞”,激励广大干部提高能力有所作为。

  “明年,我们打算实施‘个十百千万’计划来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王岚说,“个”就是把党建引领的实体支撑体系做得更扎实,“十”就是打造十个“党建加治理”的样板间,“百”就是培育一批社区书记主任领头雁,“千”就是锻造一千名优秀社工,“万”就是万名治理达人,让更多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基础上更好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构筑起凝心聚力的团结氛围。

  “明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或将成为常态,在各项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更要未雨绸缪、统筹兼顾。”市委委员、市委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马乐声说,结合巡视工作来看,在工作落实中表态比较高,调门比较高,行动比较少,落实比较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要进一步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推动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更好落地生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