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多部门携手优化2.1万余处公共座椅 打造“可以坐下的城市”

  记者 陈玺撼

  如果把城市公共空间比成会客厅,那么公共座椅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家具。2021年起,绿化市容、统战等多部门携手,从小小座椅入手,着力解决市民在公共空间“没地方坐”“坐不下来”“不愿意坐”等问题,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昨天介绍,三年来,全市已累计完成2.1万余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优化提升。上海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优化提升特别注重共建共治。比如,动员沿街商户利用外摆位,开放座椅供市民休憩,或者鼓励企业和个人认建认养,激发人们关心爱护城市的热情。

  爱护社区花园城市家具

  这几天气温略有回升,吃过午饭,景华小区居民顾艳丽带着抹布走进300多平方米的“世外‘陶’园”,擦去8张座椅和1张秋千椅上的灰尘,舒服地坐着晒太阳。

  “社区花园来之不易,我们很珍惜,几个热心人凑在一起商量好,来坐的时候顺便打扫。”顾艳丽说,这座花园原本是延安饭店、光明食品集团等单位的用地,在街道倡议下,这些单位主动打开围墙,改造成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

  之所以取名“世外‘陶’园”,是因为陶氏公司与公益组织合作,向花园捐赠了透水跑道、光伏发电储能凉亭等一批节能环保设施设备。而且从设计开始,“世外‘陶’园”就邀请周边居民和单位共同参与。

  “秋千椅是因为有居民提出附近有幼儿园,很多老人接送孩子需要一个歇脚等候的地方,孩子们也需要一个公共活动空间。”静安寺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大路表示,设了近10张椅子,是考虑到附近有蔡元培故居,很多游客逛累了也需要一个歇脚处,座椅的使用需求较大。椅面采用木质材料,冬天坐不冷。座椅上方的光伏发电储能凉亭也是应周边居民呼声而设,到了晚上,储备的太阳能转化为柔和舒适的灯光,照亮居民来往花园的路。

  这些细节老百姓看在眼里,热在心头,转化为爱护社区花园和城市家具的实际行动。

  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

  全市目前已优化提升的2.1万余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中,有1470处由社会各界认建认养;有2094处为社会共享……“因地制宜,实用、好用,是设置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原则。”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容处处长王永文表示,要避免大拆大建,目前已经优化提升的座椅大多是利用花坛边缘、围墙、台阶等改造,或是沿街商铺共享出来的座椅。

  此外,座椅的设置不能“头重脚轻”,即重建设轻管养,动员社会各界充分参与进来的一大优势就是让座椅从设计到使用的全过程都接地气,避免华而不实、为设而设。

  吸引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参与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认建认养,也需要让认建认养方有获得感。指着康定路余姚路路口绿地“060030”号座椅上的二维码,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团召集人童麟给出了答案:“扫描二维码,热心人就可以进入志愿服务团的专属页面,报名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认捐的座椅成了招募志愿者的宣传平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