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让引才“无问西东” 促发展“双向成就”

如何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中双向发力,加快集聚高端人才资源,为全市科技发展、企业创新驱动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纵深推进与高校“人才强市合伙人”建设,围绕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共享、成果共研共用等方面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有效推动各类人才向发展城市、新兴产业、科创企业加速集聚,实现合作共赢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新引进院士、战略帅才等高层次人才424名,大学生2.39万人,新落地人才项目73个,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自身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发展所需的现实瓶颈下,只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嫁接外部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以“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襟江带淮的滁州,毗邻南京、合肥两大高教资源富集地,“左右逢源”的优势,推动我市坚定把“毗邻优势”转化为“引才优势”,让“引才优势”变身“创新创业胜势”。

我市依托“满天星人才计划”,大力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累计与南信大、南工大等36家高校建立“人才强市合伙人”关系,与南京大学、长三角清华研究院等108所大学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中科大、合肥工业大学分别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先后引进中科大、上交大等高校的41名博士等人才,到八大产业链和相关县(区)挂职。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贤能大展其长,才能实现激活创新活力、才智充分涌流的美好场景。

我市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坚持以产聚才、以教育才,创新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推进校地务实合作。

2023年5月,安徽大学与滁州市深化战略合作,揭牌成立了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校企双方围绕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创新要素对接,加快推动“难题”变为“课题”。2024年1月,由安徽大学主导的新能源电池/光伏载具系统研发制造项目在滁州市开工投产。

放眼更长远的时空维度来看,我市聚焦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新三样”产业和高校优势学科专业,探索高校与地方建立紧密创新联合体,共建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G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00多家,2023年新增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8家,位居全省第一。

而得益于校地合作提供的坚实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我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2023年实现产值1362亿元,“新三样”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主动借力,更善于借力,加快发展的滁州,充分借助滁州“人才强市合伙人”高校学科、人才、智力等优势,建立校地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校地携手协同开展引才育才、创新载体建设,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源泉。

锲而不舍寻找“发展合伙人”,全心全力打造“奋斗共同体”。在与众多高校深度链接、携手前行、共赢发展的进程中,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滁州速度”,推动我市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2023年,我市实现人口、人才、资金、技术4个净流入。

奋进新征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人才体系结构。

我市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为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创新创业,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如今在滁州,“校企双聘”已成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引智“常态”。全市各地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从中国科大、南工大等高校遴选30名专家教授担任园区科技型企业“科技副总”,聘期不少于2年,每年在企业累计工作或提供服务时间不少于3个月,根据业绩实效给予报酬或绩效奖励,从园区重点企业遴选98名高层次人才担任在滁高校“产业教授”。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等系列活动,持续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高精尖缺”人才“四海招贤”榜,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全市共备案产学研合作项目73项,近400个高校人才团队来滁为企提供科技服务,揭榜核心技术需求63项,揭榜金额超2亿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