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30日开始,占地20.96万平方米的中山公园正式开启全年无休模式,被称为“申城首座打开围墙的24小时开放公园”。开放第一晚,记者蹲点,看到在更深的夜和更早的晨,一个醒着的公园。
和已有的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不同,中山公园体量要大得多。为了24小时开放,园内的监控、照明、警力等各项部署紧锣密鼓,但不少市民心里还是有些“打鼓”:为什么要24小时开放?什么样的人需要来24小时开放的公园?说这些话的,大多是住在附近、常年到公园活动的老人,在他们看来,24小时开放后,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那究竟为什么?城市里越来越多的“24小时”,是洞悉人心的细致功夫。当城市的触角从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深夜食堂等延伸到公园,兼顾到更多人的需求,也面对了更复杂的群体。“没有需求的人,永远没办法体会有需求人的感受。”中山公园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沈慧说。
30日晚,597名游客
6月30日18时,长宁区保安服务公司经理沈建辉出现在中山公园1号门时,已是满头大汗、声音沙哑。他刚开完下午的会,顾不上吃饭,又开始安排晚上工作。
因为是“申城首座”,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牵头,会同华阳街道、华阳派出所、城管华阳中队、公园公司、长宁区保安服务公司建立了中山公园全天候开放联席会议机制。
在已经召开的两次联席会议上,保护园内的安全是屡屡强调的重点。沈建辉对安保队伍提出要求:上岗1分钟,警觉60秒。
当天晚饭时间后,公园里游客渐渐多起来,常客大多已知道深夜开放的消息,但仍有人围在门口公告牌看“稀奇”,上面是公园24小时开放后的通知和注意事项。人群中有稀稀落落的议论,“以后大半夜也开着门,进了坏人怎么办啊”,“政府敢晚上开,肯定会有管理政策的吧”,“流浪汉很难管的,哪怕有专人劝阻,他们也不一定听”……
公告牌旁边,停着3辆警用自行车。从25日开始,园内的夜间安保工作由保安公司的15名安保人员负责,时间是从18时至次日6时。15名安保人员,1人在监控室,另外14人分成两队,每晚7名安保。3个大门口各有人“固守”,其余的负责巡逻以及一些机动工作。几乎每个小时,队伍都要出去巡逻一圈。
进园游客数量的统计,从21时开始至次日早上6时。每进一名游客,保安便按一下手中的计数器,“咔嗒”一声,意味着一名游客进来了。
30日晚上,是他们使用计数器的第一天,此前的试运营阶段,他们都靠画“正”字来计数。从之前几天每个小时的“正”字数量排列,可以看出入园的人数分布——进园游客多集中在21时到24时,以及第二天的4时到6时。
记者看到,29日夜间的进园人数是642人,是试运营期间人数最多的一晚,这和那一晚天气晴凉有很大关系。30日当晚公园正式开放,21时至次日6时的进园游客数是597人。
据沈建辉观察,深夜进园的多为年轻人,主要是为了“走捷径”——他们中很多要从靠近长宁龙之梦商圈的1号门走到靠近居民区和华东政法大学的2号门或是靠近苏州河的3号门。也就是说,公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让他们不用大半夜绕路。早上进园的,则多为早锻炼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