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断涌来,事业才能兴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好了,人才才能留下。记者了解到,此次人才“30条”在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户籍人才政策、优化创业空间、科研制度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细则,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引进和集聚,确保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外国留学生工作门槛更低
据市人社局介绍,相比人才“20条”,人才“30条”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一是在外国留学生直接留沪就业方面。将去年开始试点实施的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双自”地区)直接就业政策放宽到在上海地区高校获得本科学历。
二是有关单位直接聘用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方面。将允许注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聘用世界知名大学外国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不受两年工作经验限制,直接来沪就业。
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1日新政实施截至目前,已有64名硕士及以上学位外国留学生办理了毕业后直接在沪就业手续,新政策放宽后,预计将有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享受此政策优惠。 同时,市人社局还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在非上海地区高校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国留学生直接来沪就业政策。
突破户籍政策梯度
近年来,上海初步形成了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户籍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但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的引才机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人才“30条”
具体政策设计上,将更强化市场导向,主要以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行业协会)等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
在引才对象方面,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求,重点引进五类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
在政策梯度方面,人才“30条”将兼顾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不同政策需求,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三个政策梯度上分别进行突破,形成梯度明晰、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优化创业生态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是人才留得住的重要因素。记者了解到,人才“30条”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在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拓宽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宜居、宜业环境方面提出了许多政策举措,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待得住”。
据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介绍,其实,近年来市科委已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
举例来说,上海在众创空间建设方面,率先实现“三不”(即政府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0余家,超过90%的孵化器为社会力量办,其中,拥有71个创业苗圃(累计孵化培育项目超过5500项,在孵企业数量超过6000余家),为上海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载体。
下一步,市科委将深入贯彻和落实“30条”,加快众创空间的发展,增强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功能、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