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凌晨,一大一小两辆无人清洁车在松江G60科创走廊“亮灯”作业,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各方的良好反馈为其推广带来了可能性。19日,劳动报记者前往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探访了无人清洁车的主创团队上海仙途智能科技。据悉,目前该项目已有企业有意向合作,但无人清洁车暂时只能在封闭道路作业,何时在开放环境下作业,还需等待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清洁效率、安全性、机器替人等热点话题,仙途联合创始人、首席架构师叶青作出了详尽的回答。
凌晨自动苏醒低速行驶
会不会撞人和被撞?
昨日,记者专程赶往位于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仙途智能公司。在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架构师叶青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这个神奇的车队,该车队由一辆6米长的中型清洁车以及一辆3米长的小型清洁车组成,并且它们均是新能源车。
相关技术人员特意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示。无人驾驶清洁车自动苏醒,并从停车位缓慢出发,进行清扫作业,作业过程中,它们能顺利通过红绿灯、路边障碍等各种交通状况,清扫完成后,自动行驶到垃圾倾倒处倾倒垃圾,最后回到出发点,自动泊入车位。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驾驶室内有没有人,远远看上去,它们与普通的环卫清洁车没有太大区别。然而,鉴于无人驾驶此前发生了多次事故,不免有人会问:“它们会撞人或者撞车吗?万一发生无人驾驶车出事故的情况怎么办?”针对记者的疑问,叶青解释说,无人驾驶清洁车比特斯拉还拥有更多的传感器,前后左右“武装”了超出10个传感器,还装有雷达、激光雷达等。
此外,经过效率和安全性测算,这个车队的作业速度维持在4公里每小时,叶青补充道,“现在它们已经能做到360度无死角感应四周障碍,以后我们会给它们的车体周围做软体包裹,即便不小心碰到人问题也不大。”
据了解,该自动驾驶清洁车队已于3月20日起在园区试运行,且固定在凌晨2点自动苏醒作业,并以低速行驶,从园区、清洁市场等收集到信息,目前反馈效果良好。
有网友调侃,“清洁车凌晨自动苏醒,又是无人驾驶,会不会太吓人了?”对此,叶青表示,从应用场景看,无人驾驶技术在清洁车上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反响很好,但因为不完全成熟,所以在考虑到周围环境因素之后选择在凌晨2点,人车很少的情况下低速行驶,完成作业。
单车工作量等于10余人
是否将替代环卫工?
据介绍,无人驾驶清扫车每小时能行驶4公里,清扫宽度在2-3米之间,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小时能清扫一万平的路面。一辆车干的活是10-20人的工作量,这是否意味着试运行结束后,“汽车人”能替代环卫工?
对此,叶青坦言,“现在都在说机器换人的说法。无人驾驶清扫车队不能说替代多少环卫工。但和人相比,人工智能有自己的优势,譬如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哪怕在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也可以出工,节假日也可以不休息。未来如果能上路了,我们更希望它们能冲在一些环卫工清扫比较危险的地方,譬如环卫工在高架上打扫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但‘汽车人’不怕被撞。”
此外,记者注意到,这个无人驾驶清洁队虽然看似高效率,省去了人工操作,但是这辆无人驾驶清洁车并不像吸尘器那些小精灵一样灵活,来去自如,它更像是一个机器人,按照固定的模式,僵硬,死板地去执行任务,但因为体积太大,所以清扫的区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依然需要清洁工的搭配,清扫被遗漏的部分。
无人驾驶清洁车队何时能在社会上正式投入使用?叶青回答说,正在和环卫公司、政府部门商谈,尽快落地。今年,公司还打算将无人驾驶功能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车辆上。
另外,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时,需要结合各种道路的实际情况,通过封闭环境、半封闭半开放环境及实际道路的各种测试。但现有法律在无人驾驶方面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无人驾驶清洁车只能在园区、公园等封闭环境中运行。他认为,等相关法律成熟后,可以进一步把无人驾驶车辆推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