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社会

外牌黑车变专车 专车平台:莫给黑车行方便

  叫专车,一辆外牌车接了单;取消了再叫,还是外牌……在申城一家本地交流论坛上,网友陈先生吐槽近日一次使用“滴滴专车”的经历。他惊讶地问:“上海的专车平台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牌照的车?”

  这并非最近的新鲜事,早在今年三四月份,就有市民称叫专车叫到外牌车。而且这些外牌车中,不乏大量以前混迹于火车站、地铁站周边的“熟面孔”,即车型低端、车况差、牌照为皖苏等地的车,以前大家通常直呼其为“黑车”。

  这些车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在上海接单的?是因为平台监管不力,还是规则有“空子”可钻?

  每月都能查获外牌专车

  市民方小姐给记者讲述了她叫到外牌专车的一次经历。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她在淮海中路襄阳南路附近叫专车。很快有车接单,软件显示,这是一辆现代朗动,师傅姓张,服务评级还不错,“73单”综合评价为4星半。很快,一辆“皖XXX16”牌照的车辆驶近;与软件核对无误后,方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次叫到的,不是沪牌车。

  上车后,见方小姐面露惊讶,张师傅主动挑起话题,告诉她,外牌专车和沪牌专车无差别,放心坐。一来二去,张师傅更直言不讳:他以前就是开“黑车”的,“搭”上专车平台一个月不到,每天下午出来接接单,赚得也不少,还不用像以前一样守在地铁站周边,被查的风险也小了……到达目的地,张师傅嘱咐方小姐,别忘记给个好评。她告诉记者,尽管一路顺利,师傅服务也不错,但外牌车还是让她心理一时难以接受,觉得这有违于专车的定位和服务标准。

  像这样活跃在申城的外牌专车并不在少数。在网络上,不少人反映自己坐到了外牌专车。在“知乎”上,更有一名网友反映,叫了5次“滴滴专车”,前4次都取消了,第5次叫到的还是辽宁牌照的。市民普遍反映,外牌专车,司机对线路、车况不熟,车型低端、车内脏乱。

  记者随后从市交通执法部门了解到,本市今年已查获非法营运车辆6500辆,其中专车约10%。在这10%的专车中,外牌车辆占到了一定比例,且每个月都有查获。执法人员透露,在机场、火车站查获的专车中,外牌尤为突出。而这些地方,以前就是“黑车”重灾区。说明确有不少“黑车”活跃在专车平台上。

  钻了“异地运营”的空子

  在专车平台运营初期,外牌车辆曾明确不允许在上海加入运营。那么,这些外牌车是如何成功在沪接单的?

  记者找到了活跃在上海专车平台上的一名外牌车司机江先生。今年7月,在朋友劝说下,他试着用自己一辆“皖XXX86”牌照的江淮和悦,在“滴滴专车”平台认证成功。而此前,他一直开着这辆车在地铁沿线做“黑车”生意。他告诉记者,认证过程易如反掌。只需扫描网站上的二维码,下载司机用客户端后,再将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上传,通过考核后,就能上路接单了。

  江先生说,由于他是安徽牌照车辆,所以系统将他分配到了合肥地区,并挂靠在了合肥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名下。尽管如此,他发现这并没有什么影响。系统并未因为他是安徽地区车辆而有所限制,他一样可以看到周边的叫车需求,一样接单、收钱、接受评价。每做成功一单,“滴滴”扣除22%的费用后,剩余的都归司机。

  江先生就尝到了甜头。3个月下来,他总共接了200多单,赚了好几万,比以前“开黑车”好做多了。他明白这属于“跨区域接单”,一开始还担心是否违规,但找人一问,对方豪言:“放心大胆地跑”。

  允许跨区域接单,这给“黑车”们行了方便。据江先生称,他那些以前开“黑车”的同行们,如今都通过这种方法,成功成为“滴滴专车”的司机。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其他区域的专车,跑来上海运营。

  平台是否有意“纵容”?

  异地运营是否违规,记者找到了“滴滴出行”一名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滴滴平台是不允许外地牌照在上海注册运营的,平台会定期清理,一旦发现也会马上清理。在记者提供了一辆外牌专车信息后,平台确实很快地将相关账号清理掉了。江先生也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滴滴”确实查得比较紧,如今新注册的外牌车辆,不一定能成功在上海参与运营了。

  但不可否认,仍有大量外牌专车活跃在上海的专车市场上。对于这部分车辆,平台的态度有些“暧昧”,并没有主动去清理。对此,一些司机分析,随着执法部门对专车整治力度的加大,原先从事专车运营的不少上海司机已退出市场,或者每天只接少量的单;“滴滴”容忍外牌车辆在沪接单,也是出于维持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不利于专车平台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外牌专车车容车貌差,不熟悉路、高峰时间内没法上高架等,影响了专车的整体服务,也破坏了专车一直维持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纵容传统“黑车”转专车在线运营,也是在挑战执法部门,对专车平台长远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希望专车平台应该主动作为,排摸、清理异地接单的这些外牌车辆。

  此外,市交通执法部门也称,目前,国家层面对于专车平台的相关规定仍未明确,专车不管是沪牌还是外牌,如果没有营运资质,在查处上一视同仁。从11月起,上海进入了非法客运“严打”期,一旦查获,都按“1+3”模式进行处罚,即对当事人进行1万元行政罚款和暂扣驾驶证3-6个月。

  记者观察

  尊重市场的底线

  10月初,上海的“滴滴快的”获颁牌照,拿到了国内首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证。但一直以来,关于私家车能否加入专车平台运营,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政策尚不明朗,但从此前申城交管部门透露的信息看,未来不排除开放私家车转运营车辆的通道。记者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明确,申城对于互联网叫车的探索,一定能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外牌车辆、甚至原本就是活跃在上海的“黑车”,是绝无可能“洗白”,成为上海市场的合法运营车辆的。容忍“黑车”加入平台运营,已然触碰了游戏规则的底线。这和网络订餐平台容忍无证小餐饮店网上送餐,是一个性质。

  当下共享经济这个概念被炒得愈来愈热,正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促进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共享经济盘活市场,其手段应该在市场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否则,盘活的也是一个不健康的市场。希望专车平台,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