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拍摄的长宁区愚园路街景。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长宁区城市更新分东、中、西区
●东区:借鉴愚园路更新升级,今年研究武夷路历史风貌道路更新;
●中区:建设虹桥舞蹈演艺集聚区,在周边引入相应的文化配套设施;
●西区:聚焦研究航空服务业功能落地,探索临空地区工业用地转型。
本报讯(见习记者 舒抒)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上海愚园路,正在进行2.0版的城市更新。记者从长宁区获悉,目前上海愚园路长宁段街区风貌更新一期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和三期改造正陆续展开,预计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改造和业态调整。
愚园路长宁段街区风貌提升工程西起定西路,东至江苏路。一期改造为街区形态改造和初期业态升级。目前,街区景观风貌已有多处新亮点,包括露天可踩踏草坪等,而城市更新的2.0版将重点对愚园路现有商业形态进行调整升级。
1890年,“愚园”在上海西区建成,是上海最早的经营性私家园林。1911年,当时的赫德路(今常德路)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需要筑路,因东端有愚园,“愚园路”因此得名。百年来,愚园路历经旧上海租界时期的喧嚣,也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各家各户煤卫合用的热潮,以及老洋房中72家房客的家长里短。如今,愚园路正以她百岁的积淀,等待又一次重生。
愚园路曾是上海西区的高级住宅区,由于历史原因,时至今日,路上的老洋房、老式里弄较多,但景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则相对稀缺,沿街业态相对杂乱。
长宁区规土局介绍,区内共有121处列入保护单位名单的优秀历史建筑,共计约400栋,这些建筑目前大部分仍作住宅使用,经年累月,愚园路上出现了一些违法搭建和破墙开店现象。经深入调研后,长宁区将愚园路作为“十三五”开局打造特色街区的试点路段,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更新改造。
长宁区历史资源丰富,但也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将愚园路街区风貌更新作为样本,正是长宁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探索:一改以往“大拆大建”思维,通过现有空间解决社会公众不断提升的城市公共功能需求,唤醒沉睡许久的城市文脉。
在已经完成的更新中,有更多公共空间向公众释放。位于愚园路1107号的弘基创邑园门口,原有一片38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企业在此次城市更新中主动打开围墙,将停车场改造为开放式耐踩踏草坪,去年还成功举办了一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音乐会,今后草坪爵士音乐节将定期在这里上演。
未来,长宁区城市更新将分东、中、西三块展开。东部功能区将借鉴愚园路更新升级,今年开展研究武夷路的历史风貌道路更新;中区将建设虹桥舞蹈演艺集聚区,在周边引入相应的文化配套设施;西区重点聚焦研究航空服务业功能的落地,探索临空地区工业用地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