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两株树龄172年的牡丹花王,日前正迎来盛花期。3月29日,一场别出新意的张集牡丹花间游园会在肥东县张集乡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举行。与此同时,由合肥本土作家编剧的红色电影《决战黄疃庙》在游园会现场正式开机,主要演职人员与主创团队集体亮相,分享剧本创作背后的故事。
图为游客们参观“中堂牡丹”。
合肥本土作家编剧
红色电影《决战黄疃庙》开机
张集乡,是一方红色的沃土,流淌着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高高矗立的黄疃庙战役烈士纪念碑、占地500平方米的黄疃庙战役纪念馆,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灯塔。
史料记载,黄疃庙战役是1945年4月在王子城、黄疃庙、八斗岭一带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反“清剿”战役,巩固了皖中根据地,在皖东抗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红色影片《决战黄疃庙》合肥本土元素满满,剧本由肥东本土作家许泽夫编剧,故事以肥东县黄疃庙战役为原型,以张集乡为拍摄地,融入当地文化、地标印记,通过艺术再现的手法,讲述历史,讴歌新四军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铁军精神,“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的军民鱼水情。
“我们在战斗打响的地方摄制电影,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就是让大家能铭记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激活红色动能,开启跟着电影游张集红色之旅,借助荧幕打响张集名号,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张集乡党委书记吴海勇介绍。
张集乡以“春花秋实精致原乡”为全域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农文旅教”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生态路径。
走!恰逢春深日暖赴张集赏国色天香
张集乡有两株承载了百年师道传承的牡丹,种植于刘氏宗祠内,一株为姚黄,一株为魏紫,至今已有172岁,被列为国家三级古树。
据《肥东县志》记载,这两株牡丹是公元1853年晚清重臣李鸿章送给他的同窗兼恩师刘福庆六十大寿的贺礼,后世尊称其为“中堂牡丹”。
“不愧是国色天香,太美了,真不敢相信,过了一百多年,这两株牡丹还开得这么好,花型很大,花香也很浓。”前来赏花的游客陈灿灿赞叹道。
近年来,张集乡陆续推出了“五香张集”文旅品牌,引进了一分良田项目,打造了陋田农庄研学游露营地、“张集贡鹅”主题街道,捧出了占地40亩的牡丹园、占地10余亩的张尚余玫瑰苑、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蝴蝶兰种植基地、占地千亩的桃林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盆景”,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方式和“基本租金+按股份分红+按劳所得”的收益分配模式,引领群众迈向美丽富裕路。
“我们策划这场游园会主要是向游客发出邀请:春深日暖时赴张集赏国色天香。”吴海勇同时希望,能够以此激励所有筑梦张集的建设者们,以百年牡丹为愿景,同心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让乡亲们的生活如牡丹般越开越红火。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王峰/文
通讯员 彭红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