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在海门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短短五分钟时间就有三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抢救。三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醒,三伏天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容忽视。
根据研究显示,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特定疾病风险最高,65岁以上人群是高风险人群。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生周慧表示:“这段时间前来看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很多人到医院后说头晕或者浑身不舒服,主要以老年人以及中青年户外工作者为主。”
高温天气时,人体因大量排汗,体内水分出现不同程度流失,血容量下降,从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另外,高温时大家会选择使用空调,导致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容易使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从而出现血压变化、血液循环障碍等。“不要在气温高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大量出汗,出汗后,不要马上吃冰冻食物,平时要规律作息。对于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病人,在规范吃药的同时,要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周慧说。
医生提醒,在高温天气出现不适症状时,不要轻易将其归为中暑,实际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在作祟,一定要仔细辨别,以免延误治疗。“中暑的典型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和呕吐以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这些通常是全身性的反应。然而,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则有所不同,它更常表现为偏身体一侧的症状,比如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持物不稳,甚至可能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周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