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参加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面试的考生排队入场。杜欣摄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校测昨天结束,加上之前一天,同济、上海财大、上外和华东理工举行综合评价试点校测,至此,今年沪上9所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已经顺利收官。
从今年的9校综合评价录取来看,真是“新意”多多,不仅给了部分考生一次新的选择机会,而且其中传递的不少信息,值得今后新高考时代的更多考生和家长们深思。
焦点一:如何看待今年各校综合评价批投档线的“波动”
一位长期从事大学招生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此次招生人数来看,按照1:1.5的比例划定学校的综合评价批入围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围人数是所有高校中最多的,比人数排在第二的复旦大学入围人数要多近200名,“一般情况下,200个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异,差不多在10分上下,这也是为什么上海交通大学的分数线只能排在中间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9所参加综合评价录取试点的高校,都把校测看作是一次高校特色人才选拔方式的探索。”据一位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所有参与的高校都精心设计了符合该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选才方案。复旦和上海交大均沿用往年两校自主招生和去年综合评价的面试方式。复旦为多轮“一对一”面试;上海交大为考生与专家“一对三”两轮面试;同济采取考生与专家“一对七”的面试,并首次对考生心理素质展开考查;上外则引入外语听力机考,注重对考生外语能力的考查;而上海财大的校测以考生与面试专家“五对五”的方式开展……
“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探索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使学校和考生都不再分分计较,能够真正做到看分又看人。”某高校分管招生的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9校综合评价录取试点,为明年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