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风吹拂着杨浦滨江,这里是“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15.5公里的杨浦滨江岸线,32幢历史保护的工业建筑一一被保留下来,生产性岸线置换为百姓的生活性岸线。留下历史遗存,并真正“还江于民”,百年杨浦工业文明的喧嚣和繁盛就在充满历史场景的黄浦江边娓娓道来。
摊开五角场的创新创业地图,高校、创业园区、实训基地、孵化器等一目了然。一个街道能整合出如此多的创业资源,只有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五角场的优势在于,上海三分之一的高校本科生、硕士生都聚集在此。
走进改造建设中的凤城巷,过去破败废弃的工业区已变成明朗清新的创业街区。“一巷串五园”,一间间带有落地玻璃窗的工作室和商铺沿着赵家宅路主干道分布。这个曾经的上海东北部最重要的工业区,正在成长为杨浦区的下一个创新创业高地。
自去年杨浦区按照每个居民区10万元标准设立居民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以来,12个街镇310个居民区里上演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项目申报热”,1490个项目陆续上线,居委会干部变身“项目经理”,创新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这里是杨浦,这里有复旦、同济等高校10所,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分别占全市20%、30%左右,“两院”院士62名,占全市33.5%;有科研院所百余家,国家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占全市1/10;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有33个,占全市1/5。
这里是杨浦,从百年前的“工业杨浦”,到建国后高校集中的“知识杨浦”,到如今的“创新杨浦”,“创新”这个词伴随着杨浦的转型发展之路。创新的理念,从百年大学校园里走来,走到千千万万大众创业者身边,走进百姓的屋檐下。
2003年,杨浦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2010年,科技部命名杨浦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国家发改委明确杨浦为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杨浦定位为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今年5月,国务院确定了杨浦为首批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