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也是“上海制造”一个里程碑式的引进案例。在其背后,离不开“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的重要举措,其中,41条至49条涉及对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及对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的鼓励,也标志着上海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加速前行。
加快高端制造对外开放将聚焦人才等合作交流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对于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无疑打了一剂强心剂。临港管委会综合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唐浩这样评价特斯拉在临港建厂,“这是上海首家独资海外汽车品牌,也是我们在高端制造产业引进外资时最好的样本。”他认为,汽车制造行业的超级工厂落沪,离不开“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对汽车行业政策的鼓励。
其中一条“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关于汽车的部分就有3条:一、鼓励外资投资先进制造业,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二、以嘉定、临港等汽车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三、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车制造行业外资股比及整车厂合资数量等的限制。
在临港建设的历史轴卷中,高端制造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这座“未来之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突破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技术突破,诞生了一批世界第一、全国第一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发展,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样板,形成了一批“上海制造”品牌建设的突出亮点。“扩大100条的出台,将促进临港在航空、船舶、集成发动机等多个核心制造领域的对外合作。”唐浩直言,在此之前,与外资合作谈判时,股权一直是外资企业较为担忧的部分,这决定企业日后在中国的决策和管理。“特斯拉的合作样本,可以说,解决了外资企业的‘后顾之忧’。”
此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也明确指明。临港管委会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张彤坦言,目前阶段,上海仍然缺乏高端人才,今后,对于例如大飞机、船舶等制造的专业人才,临港将定期与外资企业对接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培训机构对人才进行针对性专业培养,打造高端制造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