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镌刻定制村干“成长年轮”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我想带大家触摸一座村庄的脉搏,聆听一片土地的心跳。”前不久,在墩头镇“我的村庄我代言”海安定制村干风采展示活动现场,10名定制村干热情洋溢地推介所在村和“五个一”特色农产品。

作为江苏省定制村干培育工程首批试点市,海安连续8年招录107名定制村干,围绕“顶岗适应期、到岗成长期、稳岗积累期、胜岗成熟期”四个阶段,抓实选育管励培养链条,助力定制村干成长蝶变。

走稳半年“顶岗适应期”,将应届实习村干统一调配至先进村,开展岗前“第一课”集中谈话,帮助熟悉环境、转换角色、开阔视野。进行“三方单评+学院总评”实习鉴定,倒逼定制村干部勤实践、深扎根。

紧盯1—2年“到岗成长期”,将毕业分配与入学签约、交流轮岗同安排、同部署,坚持“两优先一就近”,即优先安排在校期间综合排名前20%的学生选岗,优先分配至有定制村干培育经验的村,在镇域范围内按照实际居住地就近安排。聚焦“人、事、岗”三要素,实行“一人一导师”青蓝结对帮带指导,“一人一档案”详实记录规范管理,“一人一方案”轮岗锻炼补足短板,多途径、差异化做好培养工作。

赋能3—4年“稳岗积累期”,推行学、讲、做“三向定制”。举办“定制课堂”,邀请“百名示范”“千名领先”村书记、专家学者等,围绕党建、产业、治理等内容按季授课26场;创设“定制甄选”,指导组建助农直播团,分类选品、分组直播、分批推介,线上销售额超60万元;推动“定制提能”,选派18人到房屋征收、信访维稳等岗位锤炼实战本领、提升综合素质。

识准5年以上“胜岗成熟期”,综合运用实地走访、民意调查、谈心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个性成熟度、岗位胜任度、班子匹配度、群众认可度“四度”分析,表现突出的优先纳入“两委”班子,条件成熟的担任党组织书记。截至目前,1人当选为海安市人大代表,5人任村“两委”副职,36人成为村“两委”后备人选。

“着力构建定制村干‘全周期’培养体系,通过搭能力梯台、建锻炼平台、给事业舞台,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留得住、扎下根的‘永久牌’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海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