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合力作用,着力摸底数、搭平台、优服务,实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提供多元用工服务举措,有力有效保障新形势下企业用工需求。截至6月底,全市解决企业用工2.7万人。
“动态监测+专班专员”协同保障。建立重点企业全天候用工保障机制,将10家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9个产业园区、200家重点企业和123家“四上”企业招聘及人员流动情况作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样本,强化用工监测和分析研判,每季度形成分析报告,为稳就业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开展“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市县(区)两级人社部门35名领导班子对69家重点企业实行包保,配备人社服务专员45人,匹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4家,培训机构(学校)27家。针对春节前后等季节性用工短缺,以“专班+专员”形式对重点企业开展“334”动态摸排和“点对点”跟踪服务,即采取定期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工作群交流3种形式,精准摸排包保企业经营状况、缺工规模、缺工类型等3类诉求,做到企业产能、用工需求、问题困难、服务对策“4清”。提供“1331”用工指导服务,即由人社部门牵头,组织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培训机构、3家规范用工重点企业,为1家企业进行“寻访问诊”。今年以来累计摸排重点企业用工等诉求282个,“一企一策”解决用工8949人。
“政策降本+技能提升”协同稳岗。围绕“减负担、稳岗位、提技能”,顶格落实人社领域“降、返、补、提”一揽子惠企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资金用途由现行四项稳定就业岗位支出扩大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参保年限并拓宽受益范围。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经办模式,简化审批流程,通过后台数据比对,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并通过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告知企业。今年以来,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减负4483万元,惠及企业17000多家。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1092万元。支持企业聚焦高技能人才、产业紧缺技能人才,广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今年全市已开展企业职工培训6130人次,涉及企业109家。
“内部挖潜+外部协作”协同招工。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持续拓展“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功能,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乡级人才驿站,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留乡就业创业,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家门口”择业,高效盘活市内就业资源。积极组织重点缺工企业赴云南、贵州、阜阳等劳务输出大省、大市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拓宽企业招工渠道。今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92场,参会企业1.99万家次,提供岗位39.55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7.05万人次。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点31个。共组织42家次企业赴17个地区开展22次劳务对接活动,解决用工1790人。
“地校联动+活动引领”协同引才。紧盯全市“2+3+4”重点产业链企业人才需求,抓牢抓实高校毕业生主力军,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组织、人社、科技等市直相关部门参与,携重点产业企业赴省内外高校高规格开展“诚觅宣城合伙人·2024百所高校行”活动,通过城市推介、政策宣讲、座谈交流、专场招聘等,为企业与高校搭建青年人才精准对接平台。今年累计赴省内外70所高校开展系列活动75次,参与企业782家次,提供岗位2.13万个,达成意向4440余人。举办重点产业人才引进百校云聘会,与158所高校“云”上搭台,促进产才“双向奔赴”,直播浏览量达41.68万人次。探索“实习+就业”机制,成立“宣城校地合作联盟”,建立常态化校地合作机制,吸引大学生来宣实践实习实训。今年已开发实习实训岗位13545个,到岗7430人。聚焦产业人才“引、育、留”,先后举办“宣城籍在外优秀学子家乡行”、“百名博士走进宣城”、“优秀学子宣城行”等活动,集聚优秀青年人才来宣就业创业。今年引进大学生8400余人,为1.75万人兑现“宣十条”产业人才政策补贴6640万元,惠及企业16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