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温州市多所中小学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

昨天上午10时30分,嘉兴市实验小学第二节课下课,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来到走廊。新学期,该校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四年级学生于若妍与两位同学一边走出教室,一边商量着挑战的项目,套圈、投壶、踢毽子、跳皮筋、电碰迷宫、井字棋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正在等着她们。“很开心,感觉休息时间变长了好多呀。”于若妍开心地告诉记者。

中午12时10分,嘉兴南湖实验中学,记者跟随该校校长孙越来到学生食堂,大多数学生已经落座就餐。“从时间上看,我们午餐时间是延后了5分钟,但我们新增了供餐窗口,加快了供餐速度,学生吃上饭的时间和原来差不多。”孙越介绍。

近20个供餐窗口,25名打菜师傅齐上阵,让1100余名学生可以在下课15分钟内落座用餐。课间活动时间延长的5分钟从何而来?记者问孙越的这个问题,答案一目了然:从效率中来。“调整作息时间是一个系统工程,5分钟牵动了学校的整个运作体系。”孙越说,这要求学校从根本处着手,缩减不必要的时间,提高学校的运转效率,“这样一来,作息时间的调整也更加顺利。”

为解好5分钟从何而来这道关键命题,嘉兴多所中小学陆续推出试行方案,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比如优化大课间时间、延后午餐时间、提早下午课程时间、拆分课程时间。

多出5分钟,该如何利用也有讲究。

“要玩得好,但不能玩得累。”嘉兴市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向婕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课间活动质量,学校设计研发出了一套“‘菱’动10‘嘉’5”的15分钟微课程。体能类的跳房子(软垫版)、彩虹伞抛球、动物模仿操;益智类的拼图接力、磁力片搭建、数字跳格子、数独;社交类的传话游戏、丢手绢、角色扮演小剧场……低年级的活动主要以趣味性强、规则简单、运动量小为特点。高年级的活动则偏向于适度挑战、团队协作,并适度融入学科元素。

“身上有汗,眼中有光。”向婕希望,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带来放松、愉悦,更能带动孩子各项体能素养、特长发展,推动五育融合。

为了确保课间活动安全,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南校区教师徐萍常常会在课间扮演“孩子王”,和同学们一起聊天、玩游戏,“我会把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教给他们,他们学会之后还会玩出新花样,很有创意!”15分钟课间活动后,如何快速让孩子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徐萍也可以轻松应对,她会通过儿歌、课前口令、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迅速“收心”,“目前来看,孩子们在活动后能更好地投入课程学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在余新镇中学,该校已为下周即将延长的课间活动时间筹划了活动方案,护眼室、天文台、勤耕园、健身房等场地都将被赋予全新的使命。“课间活动时间延长后,学校会推出更加丰富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和谐的校园中健康、幸福成长。”该校校长刘洋说。

记者昨天从嘉兴市教育局了解到,该局积极响应省厅要求,指导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落实课间活动时间调整工作,要求各校依据校情、学情,统筹考虑上午下午课时数、大课间活动、午餐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长等因素,积极稳妥调整作息时间表,优化课间活动时间。目前,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推进课间活动时间调整试点先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