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建设“公园城市”,浦东不断丰富公园供给

  “公园城市”的建设,旨在让市民百姓更好地享受绿色生态带来的福利。在上海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千园之城”的进程中,浦东新区不断助力,通过建设环上公园、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等,用更美的公园、更多的绿意,带给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答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答题。

  环上公园:外环绿带进一步打开

  打开外环绿带,让绿色变得更加可触可达,是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希望实现的效果。“环城生态公园带”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楔形绿地、向外沟通生态间隔带,是“十四五”期间贯彻“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浦东将最终实现21座环上公园、65公里绿道贯通。

  目前,在浦东新区的环上公园建设中,沔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已于2022年底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唐丰公园、秀南公园、汤巷公园、孝亲公园、沿北公园已于2023年底开放。孙桥公园、起点公园、月亭公园、赵家沟秀林公园也在今年年初开放。此外,新丰、凌桥、洲海、张家浜滨河、沔西等5个环上公园计划年内开工。

  环上公园各具特色。例如,位于高东镇的赵家沟秀林公园,便是一个以“森林研学记”为设计主题,环境优美、功能丰富的高品质生态涵养公园,满足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突出科普教育等功能。

  公园以研学故事线为基调,通过“初识—了解—熟悉—深知—践行”的递进逻辑关系,将公园分为五大分区:森林畅想园、秘境丛林园、林湿生境园、智慧科学园、研学体验园。改造后的公园,形成了年轮广场、感官露台、百科树洞、健康绿道、森林浴场、湿地栈道、昆虫之家、松鼠乐园、科学展廊等多处景观节点。

  在拥有秀南公园、汤巷公园等多个环上公园的康桥镇,“联动”的公园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不久前,一场健身跑活动就在汤巷和沿北两个公园举行,邀请市民穿行在两个公园之中,在运动健身的同时享受绿意,感受环上公园建设带来的成果。

  城市公园:“+公园”和“公园+”

  分布在城市区域内的城市公园,是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24年,浦东新区对城市公园进行新建、改造、提升,共新增城市公园13座,城市公园总数增至95座。

  而随着公园24小时开放,各个城市公园也在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让市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城市绿肺”带来的小美好。

  作为城市中心的一片绿洲,世纪公园一直是市民游客休闲赏绿的首选去处之一。去年,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提升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与可及性,世纪公园在原有14个出入口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人行出入口,并提升了沿线绿化景观。

  此次新增的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张家浜锦绣路桥东侧和八号门东侧。前者结合公园内的陆家嘴水环,与公园内部道路通过新建的约90米沥青步道实现贯通,配备完善的照明、标识及监控设施,确保游客能够24小时安全、便捷地进出公园,还能第一时间在陆家嘴水环步道欣赏水岸美景。

  八号门东侧的新入口则响应了公园周边居民的热切需求。同时,根据现有地形,公园巧妙设计了约120米的木栈道,与银河桥接通直达园内。这条木栈道不仅美观大方,还富有生态气息。

  “+公园”的同时,新区还通过“公园+”的功能建设,发挥行业优势、挖掘属地特色、打造品牌活动,进一步拓展公园服务效能,例如公园+科普、咖啡、影视、戏曲、国防等。

  位于张江镇高科中路876-6号的上海中医药文化园,就是一个融合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公园。园内不但种植了上百种珍贵中草药,还首创性地增加了互动体验区,成为国内第一个应用元宇宙技术的公园。

  中医药文化园运用AI时空大模型,实现了对游客位置的精准定位以及对周边环境和互动行为的敏锐感知。当游客漫步在公园中,到达特定区域并扫描二维码后,系统会自动触发相关中医知识讲解或互动游戏。

  此外,公园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AI智能体“壶宝”,成为游客的贴心伙伴。它会根据游客的操作行为做出实时响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游客进行游戏与知识学习。例如,在“东汉时期”体验区,“壶宝”会示范五禽戏中的动作要领,并邀请游客一起参与练习,同时讲解每个动作背后的中医原理,让游客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养生知识、提升健康意识。

  口袋公园:有特色、有主题

  相比城市公园,距离居民区更近的口袋公园,更为市民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生态景观。新区不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营造“开窗见绿色、漫步进公园、四季闻花香”的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在口袋公园的新建改建过程中,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强调“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满足人民群众休憩、健身等需求,切实做好民心工程。根据浦东新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新区2024年已完成20座口袋公园建设。

  以绣球花+阴生花镜为植物特色的怡园、以沪剧元素+梅花为主题特色的川韵园和川律园、以渡口文化为主题的争渡园、以商务绿伴为特色的卡梦园……近年来,新区相继建设完成的69座口袋公园,大大改善了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花木怡园位于丁香路与桃林路交会处的西北角,占地3600平方米,以绣球花为特色,打造出一片宛如“森林氧吧”的静谧空间。漫步园中,淡绿的绣球花簇拥眼前,浓密的香樟树与梦幻般的喷雾系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处宜人的自然景观。

  设计师朱俊介绍,园内种植了25个品种的绣球花,后续还将不断更新。“香樟林比较浓密,我们以打开和保留为主,在园中腹地加入了一处球状花架,贴合森林氧吧的主题,还放置了考拉、小兔子、松鼠的摆件,提升公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川沙新镇的妙川路妙境路路口,川律园和川韵园两座口袋公园呈左右对称分布,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川沙是上海的戏曲之乡、沪剧东乡调的发源地,因此公园的设计中植入了沪剧乐曲韵律元素,将声音律动融合景观表达、曲律廊架和互动装置等,打造出乐活悦动的社区公园。附近的居民顾女士说,自从两个口袋公园建成后,家门口多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平时可以带孩子过来赏玩,还能了解一些沪剧的知识,延续传统文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