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人文

APP隐私政策霸王条款花样多 或危害用户信息安全

   用微信聊天、淘宝购物、百度地图导航……当享受网络产品和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或许并未阅读或读懂它们的隐私条款,对其如何收集、使用和转让我们的个人信息并不清楚,甚至会遭遇“霸王条款”。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4日发布对首批10款网络产品和服务隐私条款评审结果,督促企业整改违法违规行为,让用户拥有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控制权。

  隐私政策“霸王条款”花样多

  网购信息泄露接到骚扰电话、航班信息泄露遭遇精准诈骗……“近年来,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滥用以及非法交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说。

  隐私条款是企业收集、处理、使用用户信息的公开声明。然而,诸如“为改进服务,我们需要收集、分析您使用手机的情况,并可能与第三方共享等”语焉不详、笼统不清的条款内容比比皆是,让人不明就里:要改进什么服务、收集哪些信息、将共享给哪些第三方?

  “有的天气类应用要收集用户的通信录,有的手电筒应用在安装时显示会调用手机的位置信息。”手机里有多个APP的北京市民朱先生说,有的APP安装时会问我是否同意将购物信息共享给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如果点不同意,就会直接退出,无法使用该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服务没有给用户提供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的途径,不给用户提供撤回授权、关闭权限、注销账户的方式。因此,有的网络服务用户一旦注册了,再也无法注销。

  有网络信息安全专家和用户表示,这种协议实际上是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迫”用户同意,导致的结果是用户提供授权后“覆水难收”,这样的“霸王条款”,很可能危害用户信息安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