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溧水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最新成果——在全省提出“3550”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溧水进一步压缩时间,基本实现“2430”目标,即开办企业只要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只要4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市民之家投用,实现一站式办理
11日上午,记者在溧水市民之家不动产权证办理专区采访时,市民张巧宏正好领取到新办理的不动产证。她高兴地说,“以前买房子过户要跑好几趟,至少一星期才能办好,13日早上8点半来交了材料,40分钟就拿到证了,真快。”
溧水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杨军介绍,上月投用的市民之家,高标准设置了237个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事项299项(主项),包括水电气、社保、医保等便民服务事项,同时,将原来分散在“一个中心、六个分中心”的审批事项进行整合,将行政审批、不动产交易等与企业、个人相关的政务服务集中到一个地方,并针对“3550”设计的3项业务设置办理专区,基本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串联”变“并联”,重塑审批流程
“‘马拉松式’的审批,大大掣肘了地方的发展。”溧水区编办主任芮磊说,该区作为省多规合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区,将改革矛头指向繁琐程序和固有权力习惯。
溧水区先后建立“多规合一”管理平台、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19个业务子系统的审批业务集中到一个平台,并将原分属16个部门的106项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进“一枚公章”。同时,以“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为核心,通过事项减量、窗口集成、信息共享、流程扁平的“简单审批”模式,重新制定相关制度,重新规划办理流程、环节、材料,大量“串联”环节变“并联”。
围绕“2430”目标,溧水对全区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收件要求等进行优化、精简,制定了完善的整改实施方案,建立统一的收件标准、办结时限等审批流程图。
2017年7月,溧水就率先在南京市范围内实行“一窗受理”,将串联受理窗口调整为平行组合窗口,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以施工许可证为例,办理环节由原来的19个减至13个;审批部门由11个减至3个;申请材料从112件减至38件。
预审+代办,审批大提速
预审代办制将政府审批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在招商阶段,溧水区依托“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将审批过程中进行的合规性审查提前至项目招商阶段,预审结果同步推送至应用管理平台,由行政审批局网上备案或核准,为后续各项审批程序打下坚实基础,又杜绝了不成熟项目。
溧水还推出免费代办制度,成立代办中心,全面推行审批辅导和项目代办,做企业服务的“店小二”,将企业来回跑、部门逐项批的审批“外循环”转换为干部代跑、部门联动的服务“内循环”。
省重大项目南京空港会展小镇前期经理由筱娟说,预审和代办服务不仅提高项目审批速度,还让她的工作更顺利,“因区规划局在设计阶段就介入指导,仅目前推进的酒店项目就节约至少20天审批时间。”
优化营商环境,“2430”获企业点赞
2018年1—9月,溧水全区开办企业平均办理时限1.94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平均办理时限3.48个工作日,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平均办理时限28.5个工作日,已经基本实现了“2430”目标,不仅先后获得了国务院督查组、国家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的高度肯定,还获得企业纷纷点赞。
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保春说,“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建设从2017年12月立项,今年4月拿到正式施工许可证,让项目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开工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政府真心为企业着想,加快审批速度,更加提升了企业发展动力。”
溧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成文表示,“放管服”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该区将对照《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新标准、新要求,充分发挥市民之家特色优势,不断创新,使审批更简、服务更优,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全市建设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的示范城市探索路径、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