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为老城海绵化改造树立样板 今年南京市打造五个示范“海绵小区”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南京市老旧小区整治进入全面复工阶段。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部分老旧小区将变身为“海绵小区”。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今年南京市启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试点建设,选取鼓楼区、建邺区和秦淮区的5个老旧小区,探索满足空间要求、养护成本低的新型海绵设施,打造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实施方案和样板工程。

  截至2020年底,南京市建成区已有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正在向“至2030年8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目标迈进。建成区面积中占比较大的老城区,将成为新时期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但是,老城中体量庞大的老旧小区可利用空间有限、绿化率低,“海绵化”改造矛盾较大。因此,市建委决定通过试点方式,探索满足空间要求、养护成本低的新型海绵设施,为在全市推广提供示范。

  岗虹苑位于秦虹南路,紧邻宁芜铁路,为建于1990年的老旧小区。目前小区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外立面已全部落架,在提升整体面貌的同时,也解决了楼顶和墙体的老化、渗水问题。建设单位越城集团秦淮房产现场负责人周军介绍,他们还将充分挖掘房前屋后的空间,为居民有序规范停车创造条件,并增加数十个停车位。此外,充分利用杂乱的灰色地带,重塑了居民休闲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将把“海绵理念”融入其中。

  记者看到,小区西侧围墙边新增的停车区域,已铺设了一片生态植草砖。这种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既能使雨水下渗,又能增加老城区的绿化面积。已经铺设了一部分的慢行道,则采用了透水砖。围墙边一排水杉郁郁葱葱,此处整治后将变为小广场,并用彩色透水沥青铺装健身绿道。

  周军表示,去年他们在集虹苑小区尝试了一些海绵元素,今年则要在岗虹苑小区探索实现雨水回收利用。岗虹苑小区主广场一侧的空地,将打造为下凹式雨水花园。雨天,雨水汇集至花园处,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优先进入地下蓄水池。蓄水池每次可积蓄2-3吨水。雨停后,蓄水反过来用于小区绿化浇灌。“虽然蓄水量不大,但对于老旧小区来说,已经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周军对记者说,小区将于年底完成整治。

  除了岗虹苑,被纳入海绵化改造试点的老旧小区还有建邺区东升沿一小区、健园小区以及鼓楼区五所村、杏聚村。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公司正在对五所村、杏聚村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案进行深化。五所村共有41幢建筑,紧邻外金川河与护城河。设计单位分析认为,作为密集型居住区,小区硬质铺装量大,缺乏公共活动广场绿地,绿化较少。由于停车资源少,公共空间被侵占严重,可集中利用的绿地较低。于是提出增加硬质铺装的透水性,结合现有绿地合理布置海绵设施。除常规人行道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外,还准备增加屋面种植盒、装配式雨水花箱等,配置一个总量约50立方米的调蓄池。雨水花箱、雨水桶点缀在小区内,一般与外墙落水管相连。上面种植植物,下面设计过滤器、排气孔和出水管,单个蓄水量约为300升。“这样既承接了屋面雨水,延迟了雨水集中排放造成的管网压力,也避免了小区大动‘手术’,增加了绿化。”设计单位工作人员王森表示。

  市建委建设一处副处长李海生说,本次老旧小区海绵化试点改造,以控制屋面、路面雨水径流和提高绿化蓄存雨水能力为改造方向,将灵活运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高位花坛、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促进雨水的自然渗蓄和净化,减少面源污染,呈现老旧小区的海绵城市特点。今年的改造计划将于年底完成。(通讯员 宁建轩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 实习生 徐天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8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