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院士团队忙育种—— “小种子”里孕育新希望

  3月13日下午3点,在浦口区江浦街道高旺河岸边,10余座蔬菜大棚依次排列。走进棚内,随处可见包裹严实、或蹲或站、三五成堆的“新农民”,有耐心“做花”的,有拍照记录的,有选株套袋的。他们并不是忙着播种的菜农,而是来自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和在此实习的大学生。

  来自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大四学生刘雪和叶哿馨穿着白大褂,一人拿着纸袋与回形针,另一人用镊子剥开米粒大小的花蕾,小心剥掉包裹的花瓣,直到露出深藏的柱头,再将提前采集过的未经蜜蜂触碰的花粉涂抹其上,套上纸袋,夹上回形针,做好标记,完成人工授粉。做完一整套动作,叶哿馨的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给细如针尖的花柱授粉,考验的是耐心、眼力和手上功夫。“这一系列动作,分别为取花、打花、摘心、消毒、剥蕾、授粉、套袋,最终完成人工授粉,我们俗称‘做花’。”研究院科研部部长晋晨告诉记者,该大棚是小白菜国家种子资源库,里面包含市面上所有的白菜种质资源,只要做好育种工作,任何一株都可能成为“明日之星”。

  “没有种质资源,就没有农业生产后续的一切。如果说这些资源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资源库更丰富。”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彭飞说,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实习生,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进行人工授粉,将材料提纯,有不育系的、可育系的,再配制组合、筛选及示范推广,才可以选育出夏季耐热、冬季耐寒、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虫性好甚至“颜值高”的品种。

  落户于浦口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是基于邹学校院士创新研究中心而成立的新型商业化蔬菜育种研究机构。研究院以叶菜类蔬菜为核心、果菜类蔬菜为特色,联合全国重点蔬菜育种团队与资源,开展蔬菜种质资源库建设、商业化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工作。

  “我们做的就是蔬菜的商业化育种,通过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品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夏彭飞说,目前研究院已培育出新海青375、新快白191、结球乌菜等品种,一经推出就成为省、市农技部门重点推广的品种,其中“明星产品”新海青375更是研究院的招牌之一。

  作为华东地区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传统上海青叶柄质地较硬、纤维含量高、风味偏苦。经过六七年创新研究,研究院选育出的“新海青375”,纤维含量低、口感较软糯,兼备“颜值”与品质,可替代长江流域上海青秋冬季漫棵菜及大棵菜品种,备受欢迎。“不仅如此,我们还对南京人偏爱的‘矮脚黄’进行品种改良,使其实现了叶片分层,且耐热性更强。”夏彭飞说。

  种子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小种子”里孕育“大丰收”,在研究院,每一个工作人员施“良机”、育“良种”,都是为了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助力做强南京蔬菜种业。夏彭飞表示,在他们眼中,每一株苗都代表着希望,播种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天里。(鲁舒婷 曹一龙 叶长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