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早上7点不到,和县大荣村的栗祖兴骑着三轮车来到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辣椒苗,“最近温度太高,之前种下去的苗干死了一部分,为了不影响今年的收成,赶紧过来购苗。”另一边,在新源农业的“工厂化育苗”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把蔬菜苗装箱打包。
马鞍山市和县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当地的蔬菜有四成销往南京。“为保证下半年的蔬菜供应,工人们最近都在加班加点地补苗。”新源农业董事长夏新发告诉记者。
辣椒育苗关键期
遇持续高温
近日,每天到新源农业“提苗”的农户都要排起长队,“一部分是之前的订单,还有一部分是补苗。今年持续高温,一些农户在家育苗,很多都没存活下来,面临无苗可栽。”新源农业负责人严乾元说。
辣椒是和县的重点蔬菜产业,截至目前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均产量约2250公斤。每年7月农户开始移种辣椒,一直延续到8月下旬。目前正是和县辣椒育苗的关键时期,近期的持续高温干旱不仅影响秧苗生长,也增加了病害发生率。
苗育得好,产量才越高。“现在每天出苗约100万株,主要品种是辣椒苗、番茄苗、甘蓝苗等,辣椒苗占90%。”夏新发告诉记者,一个夏天出苗总量达3000万株,今年遭遇特殊天气,生产车间满负荷运作,就是为了保证蔬菜苗的及时供应和补充,不影响年底的蔬菜“口粮”。
和县蔬菜种植面积41万亩,每年生产各类优质蔬菜瓜果近100万吨,“其中近四成、40万吨蔬菜销往南京,占南京整个蔬菜市场的10%左右。”和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金龙说,“壮苗五成收”,种苗是第一步,现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
“工厂化育苗”应对极端天气
干净敞亮的大棚,绿油油的秧苗一片一片的,充满生机。大棚一侧装着几扇风机,大棚顶上是遮阳网,苗床上面悬挂着一排用于喷水的湿帘。
“生产车间内配备高压微喷降温系统,通过水雾蒸发吸热原理,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大棚高温时段的温度。”夏新发介绍说,车间引进了先进的环境传感器,可以24小时自动监测,超过35℃就会自动启动降温系统,开启风机,铺上遮阳网。“冬天则能通过增温、补光、补气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冬季蔬菜育苗中的诸多问题。”
夏新发用工业化理念发展蔬菜种苗生产。水肥一体化自动浇灌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并为种苗提供了更科学的水肥比例;尾菜处理系统在处理农业尾料、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农业生态循环得到了完善;环境传感器、植物本体传感器、大数据处理等系统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24小时探测植物茎、叶、果实生长情况以及土壤营养、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
据悉,作为传统蔬菜大县,和县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规模化蔬菜集约育苗中心4个,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40万平方米,自动化播种流水线6条,年培育各类蔬菜种苗3亿株,有效地保证了在各种极端天气下各类蔬菜种苗的正常生产和供应,为当地蔬菜产业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支招育苗技术,蔬菜专家下乡忙
“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做到了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流水线作业。4间大棚,4名技术管理人员,一年可出苗6茬以上。”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日前,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苗研究室主任、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蔬菜育苗岗位专家王朋成,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生产企业,开展夏季高温抗灾辣椒育苗生产技术指导,同时还对辣椒苗期生长、水分、湿度控制和病害防控提出了技术要求,可采用生长调控剂、均衡浇水等技术。
今年7月底,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和县蔬菜机械化生产与育苗产业技术交流会在和县召开。会议聚焦和县蔬菜机械化生产,蔬菜育苗自动化、智能化,和县蔬菜产业振兴等内容,与会专家还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交流。
当涂43.6万亩农田
得到浇灌
“一方面加大外河引水力度,一方面对水渠淤泥、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以提高灌溉效益。”8月16日,当涂县姑孰镇连千村党总支书记王和平说,截至目前,连千村13个村民组的农田都有调水灌溉,6000多亩农田旱情得到缓解。
因高温天气,连日来,该村水源不足,导致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全镇范围内已经架设了10台抽水设备,以每小时1.26万立方米的流量,提引姑溪河、运粮河水入内河,确保能够及时引水灌溉。”护河镇水利站站长尹阳荣说,为最大限度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该镇超前谋划、提前开闸放水。同时,全面排查辖区内塘坝沟渠,及时组织人力、机械设备,开展水系疏通,二级提水抗旱,截至目前,全镇已疏通水系堵点38处,开机抗旱,全力保障镇域内2.7万亩水稻丰产丰收。
连日来,当涂县在加大抗旱力度的同时,科学调度水源,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同时,突出抗旱重点。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结合养殖、种植用水特点,因地制宜,通过引、提、蓄等方式,有效增加抗旱水源,强化节约用水,妥善处置养殖、种植用水矛盾。
据了解,截至8月15日,全县沿河共设置临时抗旱取水点83处,装机366台套6320千瓦,日均提水量约478万立方米,日用电约14万千瓦时,灌溉总面积43.6万亩。
明光引水抗旱
为千亩黄豆解“渴”
进入8月,明光市潘村湖农场三分场3600亩黄豆正值扬花期,却遇到了持续干旱高温天气,数日无雨,严重威胁黄豆正常生长。面对严重旱情,为给黄豆解渴,夺取黄豆丰收,三分场党员干部、职工们不等不靠,立即启动抗旱保苗应急预案,迅速打响一场引水抗旱保苗夺丰收战斗。
连日来,三分场员工一边启用2个排灌站,实行昼夜不停开闸放水,一边千方百计与苏拐、杨洼等地方排灌站对接协调,引女山湖和淮河水入圩,为抗旱保苗提供充足水源。全场出动了20多套排灌机械,使用各式灌溉设备40余台次。三分场干部职工经过数日连续引水抗旱,使渠道水一路欢畅流进条田沟和田块,有效润湿了土壤,为黄豆正常生长注入生机,为黄豆增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下,三分场员工们见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豆在引水抗旱后解了渴,长得青枝绿叶,扬花正旺,生机勃勃,一个个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