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国安邦之本、民族复兴之基、高质量发展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浦口高新区积极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实施,不断完善更具活力的引才聚才机制,在招才引智、育才用才、惜才留才上狠下功夫,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截至目前,园区累计集聚中国及发达国家院士9人,自主培育各类人才227人,培育人才企业112家,人才工作成效逐步凸显,各项人才指标完成数量位列浦口区第一方阵。“我们正以人才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思路,打造聚才“强磁场”
手握水波纹纸杯,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K空间内不少人的习惯。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让企业深扎根,浦口高新区利用K空间省级众创空间和3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优势,以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窗口,广泛对接澳大利亚和美国西部的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社会团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同时,与合作高校建立高层互访机制,积极推动高校人才带资源、带团队、带项目、带技术落地发展,打造高校“朋友圈”,充分释放校友经济活力。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与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20余所海内外重点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引进人才30余人,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大学生实习基地3个,逐渐形成订单式人才输送模式,充分放大“名校优生”品牌效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了让人才能够在未知领域、技术空白等方面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同时也为了给产业链发展壮大提供动力支撑,高新区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重要产业和重点项目,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结合,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突出精准施策、需求导向,变“大水漫灌”式引才向“精准滴灌”式引才转型,引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走好“产才融合”之路,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螺旋式上升。
精准服务 厚植留才“新沃土”
有什么样的工作导向,就会涵养什么样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了让人才在园区“大展拳脚”,浦口高新区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人才工作专班,定期开展政策宣讲、送政上门活动,帮助人才企业对接融资贷款,协助申领紫金山英才卡、申请办公用房免租、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人才服务工作高效落实。
“在这里工作没有后顾之忧,除了日常问题,园区还能协助解决子女就业、配偶就业,‘大后方’稳定了,自然可以义无反顾拼事业。”采访中,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高新区集成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强与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产研院等联系合作,选聘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确保政策兑现,按要求和时限拨付各级财政资金,形成了一股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
数据显示,今年园区走访企业100余家,开展问需座谈20余次,配合协调2名人才子女入学,帮助3名人才申请人才安居政策,共计兑付各类人才专项扶持资金1712万元,推进走访调研日常化、专业化、服务化,协助解决人才企业项目、技术、资金、人员方面的难题。
提质增效 点燃育才“新引擎”
让人才“落地生根”,让项目“开花结果”。浦口高新区深知,只有以“引”为基础,以“育”为重点,通过厚植创新沃土,深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才能助力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依托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南京浦蓝大气环境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南京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针对集成电路领域人才,高新区充分利用“浦芯精英”奖学金,遴选一批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校学生,鼓励学生到凯鼎电子、华瑞微等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实习就业,为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储备新生力量。
“重视人才生态的培育,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坚守,也是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过硬成效。”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立足在园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获备案风投企业,建立高新区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库,选派科技人才专员和行业专家,对企业经济成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重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指导,培育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家。
“韧”字贯穿,久久为功。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浦口高新区将进一步砥砺斗争精神,把握创新定力,以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人才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着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生态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后盾。(肖思思 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