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生物医药谷创新潮涌

  长江北岸,龙王山下,在一片不足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千余家创新型企业,原创技术不断涌现,带动区域生命健康产业爆发式增长。这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南京生物医药谷。

  在南京市重点布局的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中,形成了“一谷一镇三园”的产业格局,其中的“一谷”便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江北新区“基因之城”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产业链高端化方向,深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特别是聚焦国际革命性前沿技术与多学科交叉领域,着力打造创新突破点,开辟了细胞/基因治疗、分子诊断、合成生物学等众多新兴赛道。

  锚定目标,笃行实干。从精心“选种”,引育高端创新项目和人才;到耐心“育苗”,完善孵化体系建设;再到全心“护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助企腾飞;最后是满心“收获”,产业新贵脱颖而出……在生物医药谷,企业的创新动能不断释放,一株株“小树苗”被培育成“参天大树”。

  近年来,在这片枝繁叶茂的“科创企业森林”中,又长成了一批“参天大树”——这些企业在创新的赛道上竞逐奔跑、勇攀高峰。

  南微医学 1分钟达58人次,产品惠及全球患者

  1分钟可以做什么?或许有无限种可能。而在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分钟就会有60个南微医学产品被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健康;1分钟全球有58人次使用南微医学产品,其中国内40人次,国外18人次……作为南京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南微医学始终强化创新引领,一路用“含新量”成就“含金量”。

  “南微医学的发展史,简而言之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因为创新步入这个行业,因为创新开辟了新跑道,更因为创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南微医学董事长隆晓辉说。

  2015年,南微医学自主研发了“一次性可重复旋转软组织夹”,不仅性能更完善,价格也只有进口同类产品的1/8。这款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长期垄断,并远销欧美。随后,南微医学又推出了“黄金刀”“钛金刀”“三臂夹”等产品。

  一次次,一个个“首创”接连产生——“可携带放疗粒子食道支架”通过近距离组织间放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为世界首创;“超声内镜引导下的吻合支架和电植入系统”用于治疗胰腺假性囊肿,能够使重症胰腺炎后胰周积液死亡率从60%下降到5%以下,为中国首创……截至目前,公司及公司主要技术人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奖项16次,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55项。

  如今,南微医学已逐步形成了内镜诊疗、肿瘤介入、微创神经外科三大产品系列,成为微创诊疗领域具有较高科研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业绩高速增长的细分行业领先企业。

  隆晓辉表示,作为江北新区本土企业,南微医学的发展既与自身有关,也与新区、生物医药谷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创新环境息息相关。生物医药谷作为新区“基因之城”的核心载体,其规模化产业集群优势、完善体贴的企业服务保障,都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持和助力。“在这里,我们凭风使力,获取更充分的发展资源,可以参与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隆晓辉说。

  南京超维景 2.2克“重器”,全景式揭秘大脑

  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当前,脑科学研究正成为热点,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剑指世界领先的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设备公司。

  要揭示大脑的奥秘,就需要对包括实验小鼠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神经回路如何工作有新的认识。这些研究需要用分辨率足够高、视野足够广的显微镜来监测大脑活动,以便观察单个神经元和它们的“邻居”。

  超维景运营总监韩颖介绍,此前的研究仪器只能观察麻醉或固定的动物。如何在动物自由活动的时候,直接对其神经元进行成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超维景做到了。

  给小动物头上戴上小小的“探头”,在其自由状态下,就能长时间观察它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帮助人类探索大脑运行的秘密,查找未知的病因,进行相应的药物研发。这个神奇的“探头”就是2.2克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动物自由行为条件下观测大脑神经元和突触的活动。

  这一“首次”的含金量有多高,用“颠覆”一词形容也不为过。体积小、重量轻、分辨率高、视野范围广、适配性好,在韩颖看来,这就是该产品的价值所在。

  在第一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基础上,2021年和2022年,超维景连续研发出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尤其是后者,可以无创的对实验小鼠脑部更深层次的神经元进行观测,给脑科学研究又增加了一个重磅利器。

  “没有经验可以复制、借鉴,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己探路。”韩颖介绍,在超维景的企业理念中,创新一词被摆在了重要位置。下一个五年,超维景还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当然,要想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的“双向奔赴”,需要产学研医各方的携手。而公司所处的南京生物医药谷,正是促成各方“牵手”的桥梁。“药谷的产业链维度覆盖了疾病筛查与预防、靶向治疗、辅助诊断等多种产品和服务,产业生态非常丰富。”韩颖坦言,这也是超维景喜欢的生态。

  圣德医疗 1.5亿元融资背后,是立志做“中国芯”

  从3人的初创团队,到国内国外三支业务团队布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完成国内首台Xcor瓣膜植入手术;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到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南京圣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为翼,在大健康的赛道上强势领跑,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

  圣德医疗成立于2019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

  当基于人工智能AI的手术决策辅助软件遇上Xcor瓣膜,将会为患者带来怎样的“福音”?2022年5月20日,一台“软硬结合”的瓣膜植入手术给出了答案。“手术只用了7分钟,这位患者心脏的出血口只有小指甲盖大小1平方厘米,术后达到了2.7平方厘米,手术结束患者3天后就出院了。”圣德医疗创始人、生物医药谷侨联副主席马琛明博士介绍。

  据了解,圣德医疗自主研发的Xcor是目前全球唯一从流出端开始释放,且通过创新支撑臂结构,实现双锚定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而这次手术也是Xcor瓣膜在中国的首例植入,同时还是全球第一台使用基于人工智能心脏瓣膜疾病辅助决策软件进行术前规划的瓣膜手术。

  马琛明曾任德国国家级心血管病中心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在看到许多同胞远赴他乡、耗费巨资治疗心脏瓣膜病后,毅然决定回国创业。在马琛明看来,定向化研发适合中国患者的心脏瓣膜,做心脏瓣膜领域的“中国芯”,是有把握的正确赛道,且未来可期。

  如今,伴随着主动脉瓣、二/三尖瓣到外科瓣等一系列心脏瓣膜产品矩阵的形成,圣德医疗凭借自身创新研发的硬实力“出圈”。成立3年多,圣德医疗受到各路资本青睐,已于近期顺利完成两轮近1.5亿元的融资,公司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马琛明介绍,圣德医疗的子公司拓微摹心数据科技正在发力人工智能领域,打造全球首款(批)深度学习应用在结构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械软件产品——TAVIGATOR。这一软件,基于德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内顶级心血管病中心临床经验之上,结合超万余病例,将给患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术前规划。

  诺令生物 一条“上扬曲线”,划出“NO”精彩

  自主研发全球先进的电化学即时发生一氧化氮治疗仪;两年内完成3轮融资,总额近2亿元……梳理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其脉络里始终流淌着创新的基因。

  诺令生物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一氧化氮(NO)气体治疗的医疗企业,聚焦研发生产即时发生一氧化氮气体的仪器。相较于全球其它同类型企业,诺令生物开创性地使用了电化学催化生发技术,展现了独特的创新性。

  诺令生物创始人、CEO毛雯介绍,NO广泛存在于人体内,不少临床研究陆续证实了NO在促血管舒张、抗感染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4月,诺令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磅产品一氧化氮治疗仪INOwill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评及审批,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正式进入临床使用。这是国内乃至全球先进的电化学即时生发一氧化氮治疗仪,实现了国产原创零的突破。

  毛雯介绍,当前全球有三个技术流派可以持续不间断地提供医疗级吸入NO,即电化学催化系、裂解还原系、等离子放电系。INOwill正是基于电化学催化法的即时发生一氧化氮治疗设备,能够以更小的体积,实现快速、精准、稳定的高纯度NO气体输出并实现轻松安全移动,应用于多种场景下的肺动脉高压治疗,开启国内医疗级NO气体临床应用的全新格局。

  在来到江北新区之前,毛雯一直在国外工作学习。为何选择新区、选择生物医药谷?毛雯用“变化”一词来形容。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随之带来的是人才、资本、政策的涌入。

  “投资圈有个说法,不来药谷就代表你对中国创新技术不够了解。”毛雯坦言,生物医药谷凝聚了很多优秀的产业和项目,形成聚合力以后,发展速度一定是持续向上的,诺令生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人才有合作平台、技术有应用场景、转化有金融保障、产品有销售市场,落地以来,诺令生物便开始了乘风破浪的研发历程,拓展了多条产品管线,划出一条条“上扬曲线”。除“便携式NO吸入治疗仪”外,还有伤口愈合气体外用治疗仪、呼出气NO检测仪等产品,能够覆盖肺动脉高压、高原肺水肿、糖尿病足溃疡、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个适应症,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