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器人搭建、在天文台里用望远镜观测星空……乍一看,这些活动似乎离农村很远,可它们却实实在在成了南京农村孩子的课余日常。
去年3月,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南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现有场地设施条件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结合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等,配备符合基层实际、利用率较高的德育类、文艺类、体育类、科普类活动器材,使之成为农村少年儿童课外学习培训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如今,遍布南京乡村的462家“复兴少年宫”如丰润泥土,孕育着乡村少年的七彩梦,让他们在广袤天地中汲取营养,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责融入心中,把“四个自信”植根在思想深处。
打造“家门口”精品课堂,实现涉农区域全覆盖
3月25日下午,溧水区洪蓝街道西旺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内,科学老师李文静正在讲台上示范如何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台下,每张课桌上都摆着一台崭新的显微镜。
“我看到了!像小砖头一样垒在一起,里面还有细胞核!”“太神奇了,这就是细胞啊!”孩子们不时惊呼出声,小脸上充满惊喜。
西旺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在原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科普是其一大特色。“我们不仅配备显微镜等专业科普仪器,还邀请专业老师定期开展科普主题课程。”该少年宫副组长胡霞介绍。
西旺社区以拆迁安置户居多,以前放假时,孩子们多在家里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胡霞说,少年宫建成后,设置了很多特色课程,不仅有围棋、科学课等常设课,还有京剧欣赏、非遗手工制作等,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老师还会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博物馆等,拓宽视野、增长学识、提高素养。
2021年底,南京市在浦口区、溧水区率先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主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内容丰富的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开辟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去年3月起,乡村“复兴少年宫”在全市推广。
孩子在哪,乡村“复兴少年宫”就建到哪。溧水区将少年宫建在了青少年家门口,深入农村和社区,目前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111个村(社区)里建成乡村“复兴少年宫”。
将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打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相融合,是扩展乡村未成年人活动阵地、丰富活动内容的有效尝试。江宁湖熟街道和平村的“复兴少年宫”依托1500平方米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因地制宜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文明新风、安全教育五类活动。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官塘河村融合“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联动合力,搭建覆盖多层次、涵盖多领域的乡村“复兴少年宫”联盟基地。
还有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将阵地向社区和学校延伸。溧水区通济街社区位于溧水老城中心,场地有限,社区一方面通过调整社区功能室的布局规划,重点打造图书阅览室、科普空间等综合性活动阵地,另一方面与辖区学校联合共建,实现服务阵地从学校向社区延伸、服务对象从中小学生向学龄前儿童延伸,全域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462所乡村“复兴少年宫”,率先在全省达到农村地区全覆盖,师资队伍5900余人,活动总课时5.4万余小时,覆盖全市乡村未成年人22.4万余人。
广泛动员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共建共享模式
社会资源共建共享,是乡村“复兴少年宫”“活”起来、“立”起来的关键。
“消防车特别酷,我还登上了云梯,云梯升起来可高呢!”前不久,家住洪蓝街道西旺社区的史星雨来到溧水区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消防设施与装备。溧水区消防大队是西旺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共建单位之一,为孩子们了解消防提供实践阵地。
除了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与体育服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大平台”,南京在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时,一直注重挖掘调动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统筹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关工委等部门现有优质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同时争取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和爱心企业在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
在六合区横梁街道,新篁烈士墓、石庙党建主题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都是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活动阵地,“兆兰儿童爱心小屋”、农家书屋、家长学校也是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场所的有效补充。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官塘河村则探索建立“1+3”联合、带动、共享工作机制,“1”是立足官塘河村乡村“复兴少年宫”,“3”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社会活动基地、教育基地3个平台。
在整合文化和阵地资源的同时,南京市还充分整合各类志愿服务力量和社会资源,吸纳各类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体骨干、老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打造了一支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
“师资力量决定了课程质量,若想课程办得有声有色,好老师必不可缺。”胡霞说。在他们少年宫,教授科学的李文静是辖区小学的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授围棋的陈健本职工作是银行职员,但同时是溧水区象棋运动协会秘书长,水平自是不在话下。
江宁区充分整合调度“城区教师志愿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队志愿者、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同时积极鼓励各试点村(社区)引入专业社工组织、第三方志愿服务团队等,组建乡村“复兴少年宫”师资梯队,并定期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区志愿者队伍集中培训、教学观摩。
如今,全市乡村“复兴少年宫”都已建立起一整套师资队伍招募考核机制。
打造品牌项目,乡村青少年服务“百花齐放”
作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乡村“复兴少年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让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我觉得革命烈士们都特别勇敢,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以后我也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来自江宁的傅蕊参观完渡江胜利纪念馆后写下感悟。不久前,她在乡村“复兴少年宫”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了渡江第一船、《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乡村“复兴少年宫”坚持道德培育优先,化简单“漫灌型”教育为多元沉浸式教育,以实际行动推进道德培育入脑入心,在未成年人心里厚植爱党爱国思想根基。
红色文化是南京一大特色资源。在溧水晶桥镇邰村乡村“复兴少年宫”里,红色宣讲员、邰村小学老师司徒成青经常给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讲述晶桥镇的红色故事,潜移默化地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乡村“复兴少年宫”,自编自导自演了《赞青林》《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等节目,通过“文艺+宣讲”的形式讲英雄事迹、唱经典红歌、演革命故事,在生动实践中推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
两年来,南京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不断发扬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项目,描绘出为乡村青少年服务的“百花齐放图”。
八卦洲街道乡村“复兴少年宫”将水系纵横、野菜遍地、船行鱼跃的乡村环境和打芦蒿、打椿头、赛龙舟、丰收节、放鞭炮等民俗活动融入乡村“复兴少年宫”教学实践中,通过农村生活体验和劳动实践,牵手农民画,从小培养未成年人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浦口区星甸街道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乡训·记忆”农耕展示馆、高标准农田等,串点成线,打造“文旅农”融合的特色。
为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江宁区湖熟街道和平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水乡课堂”,推出“我们的节日”之粽情端午、喜迎国庆、九九重阳节、情满中秋和共赏国粹等特色课程,同时用好钱家渡非遗工坊,开展剪纸、秦淮花灯等非遗传承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传承国粹薪火。六合区横梁街道也将“黄中飞镗”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入课堂,让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心中落地生根。
文化润乡土,赋能少年时。如今,462所乡村“复兴少年宫”已成为农村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坚强阵地。孩子们笑容的背后,是南京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遍地开花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不仅满足了22.4万余名乡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他们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乐园,更带动了素质教育扎根乡村,照亮乡村青少年精神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