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工作主线,依法履职、实干争先,着力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一年来,我们学思践悟、把稳方向,“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常委会党组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举办人大制度进党校、“一米视角”看民主、人大机关开放日、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宣传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扬州实践。深化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高质量承办全省工作推进会,充分展示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一年来,我们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探索实践更加生动。围绕科学民主立法,建立立法“双组长”工作机制,开展“小快灵”立法实践;新增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高水平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办法;健全立法建议采纳反馈机制,全年共颁发15张立法建议采纳证书。紧扣汇集民意民智,首次设立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常态化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创新建立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制度,扩大专业代表参与。聚焦跟踪监督问效,在全省率先建立地方性法规融入审判实践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人大代表与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面”询问活动,搭建民主参与、监督问政新平台;推行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当面交办,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
一年来,我们同题共答、联动发力,整体质效更加凸显。对照全省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十项重点工作,细化落实50项具体任务。强化对基层人大工作指导,加强开发园区人大工作平台建设;开展乡镇人大工作、人大街道工委工作两个条例执法检查,推进乡镇人大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副主任兼职配备;有序实施乡镇人大监督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改革试点,督促提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全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4件,作出决议决定9项,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0项,组织专题视察16次、执法检查3次,开展工作评议1次、履职评议3次、专题询问1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2人次,顺利完成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聚焦中心工作,在实干争先中服务全市大局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颁布实施产业科创促进条例,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夯实法治基础。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法规制度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审议高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开展产教融合促进条例立法调研,为提高产业科创水平提供有力保障。督办《关于推进新兴产业扩量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议案》,推动市政府出台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指导意见、编制“613”产业引才图谱等,形成4大类30项办理成果。调研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听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613”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报告,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关注全市经济运行质态,定期调研计划预算执行、财税收入、债务化解等工作,深化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持续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力度,跟踪监督2023年审计发现的121个问题整改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工作制度18项。审议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助推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首次对全市金融工作开展监督,促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守护美丽扬州建设。开展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等立法调研,监督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厚植美丽扬州生态底色。督促严格执行打造永恒城市经典若干规矩、永久性绿地保护等决议,听取“运河十里”、广陵路更新改造、古城区控规调整、宁扬城际(郊)铁路工程占用永久性绿地调整等事项汇报,推动严把规划关口、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区域品质。联动开展城市内涝治理专项监督,督促政府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增强内涝应急处理能力。围绕城市防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更新项目等开展专题调研,促进提升城市韧性和城市品质。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建议深挖乡村资产资源潜力。视察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推动将休闲农业打造成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审议动物防疫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禽产品安全供给。联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全方位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跟踪督查《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决议》执行情况,督促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水平。
二、突出为民惠民,在践行初心中彰显制度优势
紧盯民生项目实施。构建“票决制+”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全过程监督的工作意见》;聚焦55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20余场专项监督,并组织工作评议;创设15个民情观察点,公示具体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清单,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实施单位发函反馈意见或进行进度提醒;组织人大代表、市民观察团“面对面”询问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促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实施。经过多方协同努力,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达成年度目标。
紧扣人民群众关切。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以“小快灵”立法方式,制定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回应“一老一小”发展需求,颁布全国首部以老年人优待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对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出行服务、社会敬老等作出细化规定,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媒体专题予以关注报道;制定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保障儿童良好发展环境。听取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汇报,督促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协同育人成效。
紧抓民生决议落实。围绕《关于加强颐养社区建设的决议》执行,听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调研社区为老助餐点建设工作。强化《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议》落实的监督问效,推动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拓展延伸,在保障就业这一基本民生中持续发挥人大作用。锚定《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决议》年度目标,协同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和治理能力提升。关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进展,督促进一步强化医院服务体系建设。
三、坚持厉行法治,在良法善治中促进公平正义
推进社会高效治理。审议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作出《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决议》,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法治保障。审议检察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报告,推动构建互促融合、协同发力的保护格局。开展禁毒工作专项监督,督促完善禁毒工作机制。听取仲裁工作情况汇报,要求争创一流仲裁品牌。
保证法规有效实施。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建立地方性法规融入审判实践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全市法院系统适用地方性法规作为裁判依据的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开展河道管理条例、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推动地方性法规正确有效实施。通过“巾帼法治微宣讲”“扬州人讲扬州法”等平台,提升地方性法规知晓度。增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质效,共审查规范性文件21件。
督促依法规范履职。对8名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7名员额法官、5名员额检察官进行履职评议,有序推进履职评议工作“全覆盖”。健全完善履职评议工作机制,将评议内容与部门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评得准”“议得真”。加强评议结果转化运用,跟踪督促评议意见整改落实。
四、发挥代表作用,在助力发展中汇聚众智众力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一方面,密切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人大代表联系机制,常委会负责同志结合工作走访联系基层一线市人大代表,进一步夯实常委会履职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聚焦“为企业服务,为发展赋能”主题,连续第20年组织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活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走访企业1088家、联系接待选民2321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631条,均分级分类精准交办、推进落实。优化“民意直通车”小程序,实现人大代表一人一码并向社会公布,群众意见“码上”提交,办理结果“码上”反馈。
提升建议办理成效。优化重点督办、市长领办、对口督办机制,市委书记以代表身份督办关于促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市长带头领办关于提升全市科创载体效能、促进科技招商效果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重点督办青少年近视防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12件代表建议;副市长牵头领办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高质量充分就业等5件代表建议,有效推动解决落实。对乡村旅游发展、古城旅游节点停车等4件代表建议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落实。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及闭会期间的337件代表建议中,解决采纳的299件,占88.7%,解决率再创新高。
优化代表履职保障。创设“牢记嘱托讲奋进、服务大局讲政策、依托基地讲民生、立足岗位讲专业、对标找差讲履职”的“五讲”机制,全年共组织人大代表讲坛193场,有效激发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探索组建新质生产力、微电子、财税金融、关爱留守儿童等行业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资源集聚优势。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和基层人大干部履职培训,系统提升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服务保障全国、省人大代表集中调研视察5次,指导各代表小组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77次。
五、注重强基固本,在提质增效中建设“四个机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执行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共计请示报告19次。定期研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及群团工作,丰富拓展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内涵。严格对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推动形成严管严治的导向氛围。讲好扬州故事,发好人大声音,95篇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新华日报》等国省媒体刊发报道。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立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学、主题党日实践学、交流研讨深入学、警示教育触动学、线上线下联动学,认真组织开展读书班、纪律党课、交流研讨、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工作,确保党纪学习教育有力有序。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一岗双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高履职能力水平。完善月度学法制度,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法治思维。健全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沟通协调机制,提升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搭建“青年先锋号读书班”等锻炼平台,激发年轻干部履职活力。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扬州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全方位推进“数字人大”建设,数字赋能高质量履职。
2025年主要任务:
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扣“积极作为、务实奋进”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市委“政治忠诚更加坚定、服务发展更加有为、为民履职更加主动、自身建设更加过硬”的要求,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进一步提升立法、决定、监督、代表等工作水平,在推进“好地方”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功效。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着力提高依法履职、担当尽责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和人民普遍关切谋划推进工作。抓好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中。
二是实施“两聚”行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开展“聚焦产业科创、聚力深化改革”护航行动,在精准履职、靶向发力中助力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科创方面,跟踪督促“613”产业体系建设审议意见落实,监督推动服务业、农业、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更好发挥经济稳定“压舱石”、产业转型“强引擎”作用;审议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筑业智能建造推广应用等工作,促进科技赋能、发展提质;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产教融合促进条例,听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和要素支撑;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法治力量擦亮“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聚力深化改革方面,推进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探索生态环境领域“小切口”立法实践;听取审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情况、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等工作汇报,推动重点改革任务有序落实;建立人大常委会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制度,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全面推进实施人大监督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持续深化人大领域重点改革。
三是发挥“四个作用”,切实担负使命任务。围绕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推动宪法宣传走深走实;检查乡村振兴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一法三条例”、城市书房条例等实施情况,促进法律法规落地落实;提高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质效,切实维护法治统一。围绕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消防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立法中,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统筹协调起草工作;深化“小快灵”立法实践,有几条定几条,力求小而精、真管用;聚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开展协同立法。围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听取审议金融工作、防洪排涝、行政审判等17项专项工作报告,联动调研被撤并乡镇建设发展情况,专题询问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跟踪督促永久性绿地保护、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决议执行,着力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围绕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深化主任接待代表日、百名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与列席代表座谈等工作,丰富人大代表行业专业小组活动,持续放大“统一见面日”品牌效应。
四是践行重大理念,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在立法调研、论证、协商、评估等环节,以及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预算审查监督等工作中,扩大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完善意见建议吸纳反馈机制。用好民意表达平台。以基层立法联系点、经济运行观察点、民情观察点等为依托,一手抓意见汇集,一手抓转化落实,打造群众身边的“民意窗”“连心桥”“直通车”。加强民生实事监督。实施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全过程监督,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面对面”询问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做好宣传研究工作。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阐释创新实践,总结推广典型案例,推动重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履职行权基础。认真学习宪法法律和履职所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贯彻新修改的监督法,完善履职行权工作制度。做深做实调查研究,更大力度促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对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科学统筹精文减会、调研视察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常态长效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聚焦各级人大上下联动重点工作,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