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南京很热,仿佛空气中都在流淌着灼热的火花。这两天的南京,空气中还静静流淌着另一种有温度的爱的火花。
这两起感人的事,虽然只是发生在街头巷尾的短短一幕,却感染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老人跌倒在路旁,扶,还是不扶?似乎成了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难题。
十多天前,一位八旬老人独自步行至成贤街和四牌楼路口时,突然重重摔倒在马路上,人事不省。路边一家眼镜店的三名店员,在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时,作出了同一选择。昨天,一封来自老人家属的感谢信揭开了7月15日发生在南京街头温暖人心的一幕。
一封感谢信 三位店员“浮出水面”
“苏宁眼镜店:我们是摔倒受伤老人的家属子女。我们要对贵单位三位不知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我父亲摔倒受伤后给予的救助,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
7月15日上午9时许,在父亲由南京市级机关医院步行至成贤街四牌楼路口准备过街时,不慎重重摔倒在贵店门前的马路上。贵单位三位不知姓名的工作人员看见后,以为老人是天热中暑,急忙跑出店门,给躺倒在地上的老人打伞遮阳,扇扇子降温,并拨打120。由于担心医疗救护不及时给老人带来的风险,其中一位小伙子还亲自奔跑至市级机关医院求救,并帮助及时联系通知家属。”
记者看到了一张事发现场拍摄的图片。图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马路上,很多路人围观。一位穿着眼镜店店服的女子,给老人打着伞遮阳,还弯着腰给老人扇风。
还原现场 打伞扇风飞奔到医院求救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成贤街和四牌楼路口的苏宁眼镜店,找到了感谢信中提到的三位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30岁的女店长叶珊、40岁的女店员开晓玲和28岁的男店员张刚。三名店员救助老人的全过程逐渐被还原。从他们的讲述中,还能想象得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店长叶珊是最先发现老人摔倒的:“那天气温没现在这么高,但很闷热。我正好面对大马路,透过店窗玻璃看到一个老人走到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突然直直地摔倒在了路上。”叶珊赶紧推开店门,快步走到老人身边,弯下腰去看,“老人眼睛闭着,意识不清,嘴里大口大口喘着气,很痛苦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况,叶珊不敢贸然挪动老人。年龄稍大的开晓玲经验更丰富点,她使劲掐了掐老人虎口,老人依旧没有任何意识,他们立刻拨打了120。
阳光愈来愈烈,直晒到老人身上。开晓玲跑进店里找出两把伞和一张店里的宣传折页,一把伞放在老人头上,遮住头部阳光。另一把伞她手拿着遮住老人身上大部分阳光,开晓玲还用宣传折页给老人使劲扇风降温。
等了几分钟,老人脸色更加苍白,翻开老人随身带的包,里面有一堆药品,有身份证显示老人86岁了,但没有找到手机无法联系家属,情况越来越危急。“这个时候,真的体会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了。我说,成贤街上就是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我去找医生。”小伙子张刚撒腿就跑,只用了几分钟就飞奔到了医院,然后他直冲医院急诊室,“医生,医生,路口有个老人摔倒了,快救命!”他跳上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一起赶回路口,帮忙把老人抬上了救护车。等救护车离开,三人才松了一口气。
老人遗憾离开了但满满正能量
对于救助老人,三位店员觉得都是小事,“就发生在店门口,怎么能视而不见呢?”叶珊说,我觉得是力所能及的事,大家都会去做的。都过去十多天了,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老人的病情,希望他病情好转。
不过,家属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时,他们才知道,老人送医抢救四天后,最后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
“真的非常非常难过。”开晓玲眼睛有点湿润。记者采访过程中,她不时悄悄背过身,擦擦控制不住流下的泪水。
老人的家属子女通过路口监控发现三位店员帮助自己父亲的事后,非常感动,送了锦旗和感谢信。他们在感谢信中说,“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害怕搀扶摔倒老人被讹,因而对摔倒老人冷漠旁观。但在我父亲摔倒受伤,生命危急的时刻,三位不知姓名的工作人员给予我父亲救助,万分感谢!”
助人为乐才是社会的真相
在酷热的天气里看到这样的新闻,想必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虽然老人没能抢救过来,但是三个店员和家属之间的互动,却驱散了那块“扶与不扶”的阴云,使我们坚信,这才是社会面对老人摔倒后的真实反应。
其实用不着去问三个年轻人当时在想什么,或者有没有害怕扶老人被讹。因为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伸出援手应该是一种本能反应。他们心里只有帮人,而老人家属的感谢信,也是以德报德的真实写照。有些人之所以顾虑重重,害怕做好事被牵连,并不是因为社会太冷漠,而是把那些个案过分夸大了。你在抱怨别人冷漠的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一份冷漠。
今天这三个年轻人的举动,才是真相。社会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因为抑恶扬善永远都是我们的追求。对那些诬陷扶人者的个案,要在道德和法律上给予谴责和处罚,行善者要大大地给他们点赞。当然,应该点赞的还有南京这座贴着“博爱”标签的城市,这座城里充满着暖暖的爱心故事,她没有让我们失望。而我们也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善举,让这个标签更闪亮。
扶老人或者说帮助人,这种本能其实一直都在,不要怀疑,也不要动摇。因为好人不会对好人深陷困境无动于衷,我们拒绝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