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来电:生宝宝有1280元补助?
警方提醒:接到这类电话时应提高警惕
生宝宝有补助,这种事情你听说过吗?近日,南京一女子刚生完宝宝不久就接到相关部门的电话,称可以领取1280元补助。本想开开心心领个钱,不料却是遭遇了典型的电话诈骗。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遇到这些陷阱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识别,避免上当受骗。
陷阱一
假冒财政局职工
生宝宝有1280元补助?被骗4222元
8月9日上午11点多,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瑞金路警务工作站接到市民张小姐(化姓)报警,称自己被财政局职工骗了4222元钱。
张小姐告诉民警,上午9点多钟,她在家中带小孩时,突然接到一位自称是某财政局职工的电话。对方告诉她生宝宝财政局有1280元补助。“因为我在妇产医院上班,之前听人说过有什么补助可以领,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补助。”
张小姐按照对方告诉她的方式,到解放路附近的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对方告诉张小姐,领取补助之前需给他们的公用账户转过去4222元钱,然后将这个钱款冻结以后,财政部门才会将1280元补助发放到她的账户上。
张小姐立即在ATM机上将自己卡里的4222元转给对方。转账结束以后,张小姐拿着打印的汇款单发现对方竟是个人账户。感觉到不对的张小姐立即拨打对方电话,发现对方已经关机。
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
目前,新生儿补助政策尚未实施,接到这类电话时,市民应提高警惕。一定要到相关单位核实,避免遇到冒充的骗子,造成钱财损失。
陷阱二
假冒淘宝客服
两百多元衣服没退成损失4968元
8月10日下午1点多钟,市民吕小姐(化姓)来到秦淮公安分局大光路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网上申请退货时,被“淘宝客服”骗了4968元。
吕小姐告诉民警,8月9日下午她突然接到一位自称是淘宝某服装店客服打来的电话,称吕小姐购买的价值253元的韩装,因为库存问题,没有办法及时发货,希望可以把钱退回。
随后对方通过QQ给吕小姐发来一个退货链接。紧接着吕小姐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十分钟后,对方给吕小姐发来一个二维码图片,并告诉吕小姐只需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退款。二维码识别打开的界面是支付4968元?吕小姐抱着怀疑的态度几次询问对方,对方坚称这只是显示问题,并不影响退款。糊涂的吕小姐点击确认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立马少了4968元。
目前,秦淮警方已经立案侦查,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
这种冒充淘宝客服的电话诈骗十分常见。骗子在网上获取买家的身份信息后,以退货为由把买家骗进他们的骗局中,进而骗取钱财。警方支招广大市民朋友,在接到这类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真的要退货也只在官方网站,千万不要轻信骗子发来的其他链接。
陷阱三
假冒保险公司理赔员
ATM机打印车险回执单35000元没了
8月5日下午,南京市民小王(化姓)来到秦淮分局瑞金路派出所报警,称银行卡内的钱被骗了。
小王告诉民警,上个礼拜,自己的车和父亲的车碰擦后,报了保险公司。今天上午10点多钟,他突然接到来自称是他投保公司理赔中心员工的电话,说要将1680元赔偿款给他,并告知稍后会通过短信将另一工作人员电话发给他。
在随后的联系中,另一工作人员说,赔偿款已经批下来,但需要小王到银行的ATM机上英文界面上操作并且打印回执单。小王随后按指示到ATM机上操作,但ATM机显示转账失败,工作人员提示小王可以换张卡操作,紧接着小王又换了一张父亲的银行卡操作还是失败,最终小王又拿了哥哥的银行卡操作。
操作完毕后,小王突然收到银行短信,显示哥哥的银行卡被转账2万元,父亲的银行卡被转账5千元,自己的银行卡被转账1万元。
警方提醒
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理赔员联系车主,准确的报出车主的信息,警方提醒,近期有过出险记录的车主在接到这类冒充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应该第一时间向官方客服进行电话核实,或者报警求助。
陷阱四
假冒银行客服
银行卡消费需核实?被骗2万多元
近日,瑞金路派出所接到市民李先生报警,称自己的银行卡被人骗了2万余元。据李先生反映,自己日前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电话内容大致如下:您的银行卡在7月15日在某地消费金额6000元,如有疑问,请致电某号码咨询。未曾有过消费的李先生按照其提供电话致电咨询,电话另一头的“工作人员”以帮助李先生查询为由,要求李先生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个人资料。
在李先生将个人信息告诉对方后,“工作人员”告知李先生通过系统查询,确认李先生账户上并未有资金变动,之前告知消费的情况可能是客服的失误,李先生接受了对方的解释。四天之后,李先生接到短信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人恶意透支2万余元,随即报警。
瑞金路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开展相关工作。最终警方在外地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会伪装成银行客服,以与受害人核对消费资金为由,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从而盗刷受害人银行卡。在任何情况下,银行或是信用卡机构的服务人员都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客户索要密码或卡号,如果对方提出此类要求,便可判断为诈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