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内,六合发生12起宝宝被反锁家中车中警情
家长有事短暂外出,4岁男童14楼坠落身亡
南报网讯(通讯员 郭婷 陈海峰 记者 朱静)8月18日上午9时许,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悲剧事件,因为家长有事短暂外出,4岁男童被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玩耍时,意外从小区14楼坠落,不幸罹难。
无独有偶,六合公安分雄州派出所、龙池派出所在梳理近期警情时发现,类似将小孩一人留在家中的警情不在少数,两个月时间里竟然就发生11起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后门被反锁,请民警破门警情,以及1起宝宝被自己锁在自家私家车内警情,着实令公安民警替家长们捏了把汗。
近来多发幼童独自被反锁家中警情,凸显部分家长监护失责
【事件链接一】
7月11日上午9点左右,六合分局龙池派出所接到市民吴先生报警称,2岁小孩反锁在家内。他说,自家住在龙池街道新港湾路1号新世纪花园4栋6楼某室,早上外出,把2岁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卧室,窗户是落地窗,一大清早就打开了窗户透风换气,室内房门锁被扳坏掉,无法进入房间,担心孩子乱爬发生不测,请求民警破门。民警立即与110联动锁匠联系前来开锁,小孩安全无事,对方对民警表示感谢。
7月12日上午9点45分左右,龙池所接到路过群众报警称,在龙池街道雄州南路画家村3幢门前,一名十几个月大的小宝宝被锁在自家轿车里的安全座椅上,父母下车办事,便把汽车钥匙放在车内,男宝宝顽皮拿着车钥匙玩,不料将车锁了起来。民警立即出警,途中接报警人称,由于担心小孩,自己已用砖头将车窗砸坏,将小孩救了出来。
7月12日晚上9点多,六合公安分局雄州派出所接到市民夏女士报警,称自己2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卧室里玩耍时,不慎将卧室房门反锁,不管怎么叫女儿都没有反映,担心孩子出事。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了解到由于是租来的房屋,又无卧室钥匙,一个人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夏女士一时慌了神,找到邻居大妈,拨打110报警。民警现场再三确认孩子不在门后,并经得女子同意后,踹开房门,发现窗台下放着一个小凳子和留下的鞋印,窗户纱窗打开约20厘米,一双小鞋散在一旁,欣慰的是宝宝“出逃”没有成功,安详地熟睡在床上。
8月18日上午9点左右,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悲剧事件。一名4岁男童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玩耍时,意外从小区14楼坠落不幸罹难。事件起因是因为家长因事短暂外出,将男童独自一人留在家中无人照看,不料转眼发生悲剧事件。而就在当天下午4点和8点左右,雄州所又接到2起小孩独自被反锁在家中的警情,民警迅速联系锁匠上门。
9月5日龙池街道四柳社区蒋家湾附近某小区,报警人王某表示自己的两个小孩被反锁在门里;9月7日早上9时28分,七里小区8栋某单位303室,小孩被锁家中,家中都是落地窗,没装防盗窗,民警电话联系锁匠迅速前往将被困小孩救出。
……
上述警情仅仅是发生在六合的一小部分,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事发之密集让公安民警充满了担忧。每每发生类似的警情,公安民警都是千叮咛万嘱咐,不管是出于有意无意,请家长们一定要十分注意,家中的幼童不可独自一人留在家中。更有甚者,民警在处警过程中遇到个别家长,竟然认为只是外出一小会儿时间的话,孩子不会有事。民警告诫家长,不要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安全无小事。
【事件链接二】
如若将视线放诸全国范围内,类似悲剧不胜枚举。
2012年5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某小区内,一名5岁男童从23楼坠下,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2012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义乌江东街道江南三小区,有个7岁小女孩从楼上掉下来身亡,女孩坠楼时估计头部先着地。事发时,小女孩独自在家。
2012年1月10日,南京秦淮区马道街华静家园,因为父母一时大意,让4岁的孩子独自在家,其不幸从9楼坠楼身亡。
警方呼吁家长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
措施一:建筑硬件要跟上
接触多宗案例的民警表示,低龄儿童有较强的好奇心,接触新鲜事物时容易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家中尽量不要在窗户下放置桌椅等可供孩子攀爬的辅助物,最好安装防盗窗等安全设施。
按照国家《住宅建筑规范》规定,外窗窗台的净高低于0.9米时,应有防护设施。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米。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隔净距不应大于0.11米。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和间隙密度应当在达标线基础之上适当增高。
措施二:法律软件要配套
法律专家表示,在很多家庭观念里,孩子发生意外是“关起门来”的家里事,并不会触及法律责任,所以监护人负有法律责任的理念要先行确立。
2010年,河南省颁布《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规定,父母不得将未满7周岁儿童单独留在家中。《成都市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条例(草案)》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将未满6周岁的儿童留在无人看护的场所或委托无看管能力者看管。
法律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坠楼悲剧重复上演,强化父母监护的法律意识,我国可以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修改,增订禁止性条款,进一步明确违反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将儿童权益的保护上升到整个社会集体意识、法律层面的语境中。
措施三:让孩子“被危险”
心理专家表示,把孩子“锁在盒子里”最危险,“孩子们的好奇心超越成人的想象,但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缺失‘安全教育’,只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什么都不准碰、什么都不要开’,一旦发生意外,孩子们缺乏‘应对危险’的能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家长采用“体验危险”的方式教孩子认识处理危险,比如孩子对水壶中的热水发生好奇,会伸手去触碰,家长就会把人体可适应的热水倒在孩子手上,让孩子体验“被烫的感觉”。在心理专家看来,这些属于“明智的家长”。“在体验中学习,孩子才会印象更深刻。但是我们往往让孩子在事故中‘学习’,只怕追悔莫及。”
失责父母在国外要承担刑责。很多人都听说过,美国法律规定家长不允许将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家中无人看管。各州法律都规定,父母有责任监护照看自己的子女。如果父母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结果发生意外,比如火灾或者子女受伤,当地警察或者儿童权利机构的人员可能会登门拜访。在很多州,父母的这种举动属于监护不周或疏于看护,被视为犯罪,如果父母因此被定罪,就要去坐牢。
对美国家长来说,如果想把子女单独留在家里,哪怕只是很短时间,也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知道,虽然很多州规定了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的最低年龄,但在这个问题上,年龄并非唯一的因素。比如说,一些心智不够成熟的子女以及身有残疾的子女,需要家长更多的监护。
除了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外,家长的其他很多做法也可能会触犯法律,被视为危害儿童罪。在这方面,美国各州立法也是各有不同,不过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以下行为在各州都会被视为危害儿童罪:将子女单独留在车内;车上载有儿童时酒后驾车;雇用有性侵前科的人看护儿童;孩子无人看管或者交由其他儿童看管;子女面前制造毒品;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危险地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