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学子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国家公祭日里,有这样一群和时间赛跑的南大学生。他们是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启动的“最后的证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采集项目”的参与者。今年9月份开始,学生们逐个寻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尚有讲述能力的老人,让他们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下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抢救即将消失的历史记忆。
南大全校学生参与“口述历史”
活动开始之前,南大口述历史协会在全校做了一次项目成员征集,全校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进行报名。口述历史协会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筛选,并做口述历史记录的相关培训,最终才确定了最终的项目成员。
“口述历史记录讲究一定的方法,比如说,不追求‘爆炸性’,而是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提问,让老人们详细地回答。同时对于老人们回答的部分细节,还要做详细的核实和追问。”南大历史学院历史系大二学生高昕宇告诉记者,口述历史是一种“学院派”的记录方式,“将来,我们记录的这些资料会提供给历史研究使用。”
据悉,本次幸存者口述史采集将分为六个阶段展开,分别为:前期资料收集、准备;制定采访协议及安排采访小组分工;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期视频剪辑、采访档案资料整理;为其他没有接受采访的幸存者拍摄照片;移交资料、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宣传。学生们的分工井井有条。
比起以前的社会实践,这次的口述史证言调查过程,在物质条件和学术标准上,都要规范得多,全程遵守口述史证言的国际惯例和标准。除了要参考老人以前的证言证词,还有历次接受采访的一些实录,同时要把这些和相关的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他们要用行动与时间赛跑
至于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项活动,南大历史学院武黎嵩老师的回答给出了颇为心酸的答案: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有107位还在世。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幸存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光是在今年11月,就有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在世的107位幸存者中,最年轻的都已经八十多岁,尚有讲述能力的老人只有50位左右。“虽然大家心里都觉得叫‘最后的证言’可能会比较心酸或者有点悲凉,但事实上,这可能真的是历史给大家最后的机会了。”
“我们小组共有5位同学,计划要寻访5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现在我们已经寻访了4位。”南大考古专业的女生郝怿告诉记者,寻访大多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我们寻访的老人中,有一位名叫谢桂英的老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被邀请到日本参加有关活动,并且是主要讲述人。她的故事让为她翻译的工作人员和在场人员都动容落泪。” 郝怿说,“寻访过程中,谢奶奶说到难受的地方非常激动,几次放声大哭,但是生活中的谢奶奶十分乐观,和我们聊天时谈笑风生,她真的很坚强。”
记者了解到,作为项目组指导老师的武黎嵩,其实早在2004年就曾参与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词证言的调查项目,那时的他还是个大四学生。武黎嵩回忆道,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口述史”。大家去浦口采访一些幸存者的时候,没有录音笔,都是靠手记,然后形成一份简单的证词。
学生们说,这是最好的社会实践
从与老人对话漫谈,到核对历史细节,再到整理文稿并读给老人听,每个记录小组要拜访老人三次以上。过去对于幸存者的采访,一般都会关注老人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苦难经历,但这一次将会更关注幸存者们一生的经历。“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社会实践课,和老人们相处的过程,一遍遍地核实细节时的有感而发,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触动。”
据悉,截止到12月10日,原计划追踪50位幸存者的南大团队,已对40多位老人的身世进行全面调查和记述,目前整理口述史文字近50万字。武黎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细节的呈现,能够唤醒人性深处对战争与和平的认知与反思。众多微观人生的环环相扣,将汇成不容置疑的南京大屠杀史立体证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