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亭。记者 张华 摄
《金陵晚报》2月5日封面报道《南京鼓楼“摆歪了”》一文提出了明代建筑、南京鼓楼有趣的“朝向”问题,引来读者提问:“有鼓楼就应该有钟楼。南京的鼓楼尚存,那么钟楼去哪儿了呢?如今坐落在鼓楼广场东北角的‘大钟亭’是明代的钟楼吗?”
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研究者。
有鼓楼就应该有钟楼
“南京鼓楼为何朝向东南,不朝向正南”,这个现象勾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而读者冯先生在《金陵晚报》“老南京”版的微信公众号“石头史记”后台发出疑问:明代南京的鼓楼保存至今,那么钟楼去哪儿了呢?“我们常说钟鼓楼,有鼓楼就应该有钟楼。举例来说,和南京同为古都的西安,其钟楼和鼓楼就是并峙的,共同坐落在古城中心,鼓楼在西,钟楼在东,相距并不远。为什么现在南京鼓楼的旁边就没有钟楼呢?”
专家告诉记者,钟楼和鼓楼都是古代城市公共设施,两者并存。鼓楼用作平时报时,钟楼用作战时报警。南京是明代初年的首都,城市规划和布局非常合理。从文献记载里看,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开展城市建设,的确是既建了鼓楼,又建了钟楼的。
“现在鼓楼广场东北角,有一个大钟亭公园,里面存放着明代洪武年间的铜钟,这大钟亭是明代南京的钟楼吗?”还有“石头史记”的粉丝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鼓楼和大钟亭,中间隔着鼓楼广场、中山北路、中央路,鼓楼和大钟亭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上钟楼就在鼓楼旁
南京地方历史研究者刘晓平告诉记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明代初年南京的确既有钟楼又有鼓楼。明太祖洪武年间,礼部编纂了一部《洪武京城图志》,从宫阙、城门、山川、坛庙、官署等13个方面,全面介绍当时南京城市的总体面貌。此书“楼馆”章节清楚记载,明代初年的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为黄泥岗”,而钟楼“在鼓楼西”。
《洪武京城图志》 所附的地图,也清晰标明,钟楼在鼓楼的西边,二楼并峙。明代陈沂《金陵世纪》则记载,明代的钟楼“在鼓楼之西”,“皆极其壮丽雄伟,为京师之首观也!”
“根据老地图判断,明代钟楼的大概位置,应该就在现在北京东路东端南侧,现在的南京市公安消防局附近!”刘晓平说,由此可见,如今的大钟亭并不是明代钟楼所在地,二者的位置不重叠,且相距较远。
根据文献记载和老地图提供的线索,专家指出,明代的钟楼和鼓楼一样,也都是朝向东南方。它们的朝向,和贯穿于南京城的、从狮子山至通济门西侧的明都南京城市中轴线是相平行的。至于钟楼的形制,专家判断,应该和鼓楼近似,两者壮丽雄伟,是明都南京的著名景观。
现在的大钟亭建于清末
“钟楼早已被毁,现在的大钟亭与明代钟楼不是一回事儿。”刘晓平说,据《南都察院志》等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所建的钟楼,最初悬挂鸣钟一口,到洪武二十四年又铸造立钟一口,悬挂在楼前。次年又铸造了一口卧钟。也就是说,明代的钟楼里,至少有三口钟。到清康熙年间,钟楼倒塌被毁,鸣钟、立钟也一同被毁,只剩下卧钟,半埋在废墟上。
据石三友《金陵野史》记载,太平军占领南京时,曾经想将这口卧钟回炉,化为铁水,铸造兵器,但因为钟身太大而作罢。清光绪年间,江宁布政使许振掉看到南京城缺少钟楼,于是命人将鼓楼旁边被遗弃百年的卧钟挖出,搬到了鼓楼东侧,也就是在如今鼓楼广场东北方向,建了一座14.5米高的亭子。
卧钟被悬挂在亭中,亭子因此取名为“大钟亭”。大钟亭还建了三姑殿等建筑,外面有院落,形成了一座小园林。
巨型洪武铜钟保存了下来
“这就是如今南京人熟悉的大钟亭,那口洪武年间的卧钟至今还悬挂在亭中,此钟用紫铜铸成,高3.65米,口径2.3米,重达23吨,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口铜钟。”刘晓平介绍,洪武铜钟顶部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纹,铸造精美,声音洪亮,撞击时隆隆回响,“声闻数里”。
《金陵野史》中,南京耆老回忆,抗战期间,大钟亭起过报警作用,当日军飞机来袭时,曾有人撞钟报警,通知人们疏散。
“由此可见,南京明代初年的确有钟楼和鼓楼,但钟楼后来被毁。清末地方官员异地建大钟亭,悬挂幸存下来的洪武铜钟,部分起到了当年钟楼的作用,但其历史位置,建筑规模,已经和明代的钟楼完全不一样了。”刘晓平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