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羽化失败的中华虎凤蝶。 金陵晚报记者 张华 摄
“2017年2月12日南京宝船公园琉璃蛱蝶1只……紫金山山顶公园大红蛱蝶1只……”沉寂了一个寒冬的江苏蝴蝶观测QQ群,昨日终于传来2017年蝴蝶的消息。天气晴好,风中带来春的味道,今年第一批中华虎凤蝶也正在远离城市的山林中悄悄羽化,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让它们注定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杜蘅是宝宝们唯一的食物
紫金山西北侧的山岗,风还带着冬的寒意,几日前的积雪还未融化,薄薄地铺在地面,几片嫩绿的小叶从杂草与枯叶间探出身子。
“那是杜蘅,它也是中华虎凤蝶幼虫赖以为生的植物。”同行的蝴蝶爱好者王先生告诉记者,没有这些植物,它们将无法生存。以前杜蘅作为中药,曾被大面积挖采,现在已经基本不作为主要药材使用,其数量因此得以大面积恢复。
拨开脚下的枯叶,记者看见六七株暗绿色的杜蘅正在破土发芽。这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华虎凤蝶“宝宝”们唯一的食物。
虎凤蝶数量不多有原因
蝴蝶专家张松奎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每100颗中华虎凤蝶蝶卵,最终能交配繁衍的只有个位数。
据了解,中华虎凤蝶一般产卵在108至120颗左右,卵经半个月左右孵化时间,颜色会从浅至深,新出生的幼虫不足二毫米长,以杜衡为食。中华虎凤蝶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张松奎表示,卵的天敌比较少,一般只要杜蘅不被破坏,这个阶段损失不大。对低龄幼虫而言,雨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也是它们损失最多的一个阶段。即使幸运地化成蛹,也并非绝对安全。自然界里,中华虎凤蝶的蛹将会面对寄生虫、霉菌,甚至成为啮齿动物的美餐。这些都是中华虎凤蝶数量不多的原因。
2月初不是“起床”的好时机
张松奎介绍,中华虎凤蝶羽化基本在每年3月初,这个时候的温度、食物都比较适合它们婚配。但根据记录,每年2月就有中华虎凤蝶开始羽化破蛹。蛰伏了一个寒冬的蝶蛹,感受到温度、湿度的变化,一些“傻傻”的家伙,按捺不住对自由渴望的冲动,挣脱束缚提前“起床”。
“对于它们来说,2月初并不是一个好日子”,张松奎表示,这个时期的低温、雨水都会给破蛹的中华虎凤蝶造成很大影响,在这个季节羽化的蝴蝶,很多羽化后翅膀就无法顺利打开。最近,在南京各处中华虎凤蝶栖息地观察中发现,羽化失败的情况陆续有发现。
张松奎表示,“这样的现象应该不在少数,只是没有什么人在这样的天气去观察而已,在这样的天气里羽化,对中华虎凤蝶来说注定就是悲惨的结局。”
南京发现数十处栖息点
据调查,目前在南京紫金山、老山、方山、牛首山等数十处栖息地都有中华虎凤蝶栖息。
通过张松奎三十余年的考察发现,只要中华虎凤蝶栖息地不被破坏,其发生地数量和最早记录几乎一样。
张松奎表示,每年三四月间,在这些栖息地均能观测到中华虎凤蝶,每年种群数量保守估计不少于万只。仅在老山地区中华虎凤蝶的观测点就有40多个,每处观测点的蝴蝶幼虫数量不少于100只,老山也是目前南京中华虎凤蝶数量最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