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运粮河七桥瓮下露出四只“怪兽” 专家:明代蚣蝮

桥墩分水尖上雕刻着蚣蝮。金陵晚报记者 段仁虎 摄

运粮河中,七桥瓮下,水中露出了四只“怪兽”!多位文物爱好者近日报料,称最近是枯水期,明代古桥七桥瓮桥墩上长期隐藏水中的“怪兽”露出了水面。记者采访专家后得知,这“怪兽”叫蚣蝮,竟是传说中龙的九个儿子之一。

南京少见的明代七孔石桥

运粮河上的七桥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桥瓮位于以它命名的七桥瓮湿地公园入口,桥面极其宽阔,13米的宽度使其在南京现存古桥中排名第一。来到河边,侧面看,可看到桥墩和桥拱均由条石砌成,据说条石多达200多块。

七桥瓮全长89.6米,高25米,桥身酷似弯弓,共有七个桥瓮。中间桥瓮最大,其余两两相对,依次缩小,这样的七孔石桥在南京地区较为少见。据了解,七桥瓮的桥身是用花岗岩和灰岩,掺和灰浆、桐油砌成的,设计别致、工艺精巧,体现了明代卓越的桥梁建筑艺术。

怪兽平时都藏在水下

南京地方史学者胡卓然介绍,七桥瓮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由于它邻近明代南京外郭城门——上坊门,曾被命名为上坊桥。它的桥拱如瓮,共有七个,老百姓因此称它为“七桥瓮桥”“七瓮桥”,最后,“七桥瓮”的名字被叫开了。国内极少有古桥以“瓮”命名。

七桥瓮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军事要地,明代,这里驻扎过装备火器的神机营。辛亥革命中,江浙联军攻打并最终克复南京,七桥瓮也是重要的战场。

“那些故事都已经远去了,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七桥瓮桥身和桥墩上雕刻的怪兽!”给记者报料的文物爱好者江先生说。

据介绍,七桥瓮每个桥拱上端两侧均雕刻一只螭首兽头,桥身两侧还各有一只,每面共有16只。水中桥墩上,两侧分水尖雕刻成“人面分水兽”,本来有六只,现存四只。“平时,这四只分水兽藏在水面下,无法看到,最多看到半个头。”这段时间是枯水期,水中怪兽就完全露出了水面,“我印象中,分水兽完全露出,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

原来它们是龙子“蚣蝮”

记者看到,桥墩分水尖四只怪兽,头部似人,身体似龙,有角有鳞片,腿部蹲踞,似乎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高高跃起。从桥上俯瞰,可看到其头部有多种精美花纹。

胡卓然说,这个怪兽的名字叫做蚣蝮,是传说中龙的九个儿子之一。“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蚣蝮对水特别钟情,常常栖息在水边靠近桥的位置。古人因此将蚣蝮视作避水兽或者吸水兽。

神话中,蚣蝮能够保佑桥梁避过灾害,保佑桥上行人和桥下船只的安全。“最明显的是,分水墩上的蚣蝮,不仅能分水,减轻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同时还标出了航道,能防止河中的行船撞上桥墩、桥体。”

五百多年的沧桑风雨,七桥瓮的桥身螭首兽头和桥墩蚣蝮已经残缺,在最近的一次文物修复中,缺失的螭首和分水兽蚣蝮被仿制补上,但依然能够辨认出修补的痕迹。“古代,运粮河中行驶的多为木船,对分水兽没有什么影响,后来,体型更大的机动船增多,发生过机动船撞毁分水兽的情况。”专家说。

那么,七桥瓮桥墩上的蚣蝮为何长时间都“躲藏”在水底呢?专家推测,古时候运粮河河床较低,水面一般不会淹没桥墩分水尖。后来河床抬高,水位上升,桥墩分水尖上的蚣蝮就“藏”起来了,非得在枯水期的时候,才会露出水面。

据悉,在南京现存古桥中,桥墩分水尖上雕刻蚣蝮的,仅七桥瓮一例。国内著名古桥中,在桥墩、桥侧雕刻完整蚣蝮形象的,也仅有北京万宁桥、杭州拱宸桥等几处。

新闻链接

蚣蝮是个怎样的神兽

古人相信,蚣蝮的水性非常好,是古桥的守护神。人们修桥之时,会雕刻它的形象。复杂一点的,在桥墩上雕刻整条蚣蝮,简单一点的,在桥身两侧雕刻蚣蝮的头像,或者将蚣蝮装饰在石桥栏杆顶端。

龙生九子,各个不同。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明代学者李东阳在《怀麓堂集》里提出,龙生九子,各不成龙,各有所好,它们依次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谛?、螭吻。而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龙的九子是谛?、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每一个都各自有本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