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只耳朵听到我按喇叭?源于战场的“电子耳”说了算!
南京正式启用“声呐”抓拍 违规鸣笛将现场曝光
昨天在中山南路淮海路路口,电子警察监管(违法鸣号)大屏上显示着车牌号码。
金陵晚报记者 刘鹏 摄
2016年4月1日起,南京禁止机动车鸣喇叭的范围扩大至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在此区域内违反规定鸣喇叭的,将按《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处以50元罚款。这项规定十分明确,但具体到交警执法,难度非常大。在此前的查处中,违法司机被拦下,会质问交警:“你哪只耳朵听到我按喇叭?”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判定谁按喇叭并不困难,但证明这件事不太容易。
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昨天,南京正式启用声呐抓拍违法鸣号装置,共“抓拍”了17起违鸣违法行为。
去年8月至今查处15601起违鸣
去年4月1日起,南京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的范围扩大至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在此区域内违反规定鸣喇叭的,将按《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处以50元罚款。当时,南京交警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很多人知道了市区开车不能鸣笛。但是,违法鸣笛的人依然很多。据统计,从去年8月1日至今,南京交警现场共查处违规鸣笛的交通违法行为15601起。
针对违法鸣笛违法行为,南京交警曾专门梳理过,发现违鸣主要发生在以下4种情形:第一,遇到堵车;第二,路口有行人;第三,遇到老弱病残等行动较慢的;第四,在医院、学校、居民区附近,按喇叭较多。
据介绍,交警会根据违鸣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比如,对于长时间违法鸣号或连续以鸣号方式催促前方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除警示教育外,还将处以50元罚款;对机动车擅自改装或加装高音喇叭的,将先行扣车,待拆除违法装置后,再处以警告或罚款200元。
取证难催生“电子耳”上岗
在以往的查处中,一些违鸣司机为了逃避处罚,拒不承认鸣笛,并让交警出示证据。这让交警的现场查处存在不小的难度。为此,声呐抓拍违鸣这一科技手段应运而生,昨天正式在南京上岗。南京目前有两路段安装了这种高科技声呐测违鸣抓拍系统:中山南路淮海路路口,北京东路安仁街路口。
记者昨天上午在中山南路和淮海路路口看到,一块底色为黄色的电子显示屏被安置在了路口非机动车道旁的绿岛上,显示屏上标注着电子警察监管(违法鸣号)的字样,字样下方则显示出了三辆违鸣车辆的信息。这块电子屏的另一端连接的则是这套高科技声呐测违鸣抓拍系统。声呐系统负责采集声音数据,判断数据是否为机动车鸣号声,如果判断准确将触发高速相机根据声呐系统给出的鸣号坐标进行抓拍,识别出车牌信息,显示到电子屏上。实现了鸣喇叭不仅“听得见”,而且“看得见”。
该设备的厂家技术负责人介绍称,声呐设备的捕捉原始应用场合是战场的狙击手定位以及炮弹弹着点测定。“第一,限制它捕捉的声源位置和车牌之间的距离;第二,通过算法,本来是测到一个声音就抓上去了,但升级了算法之后会多次测量,然后取一个‘质心算法’,得到的那个点就是真正的车辆所在的位置。基本上准确率已经达到85%以上。”该负责人说。同时,南京是国内第二个安装该设备的城市。
违法鸣笛仍是交警现场查处
电子探头抓拍违法行为,会直接将相关数据上传系统。但是,“电子耳”并不会将违法鸣笛的数据直接上传系统,而只是作为交警现场查处的证明。这也就是说,违法鸣笛查处,仍是交警现场查处。
昨天在现场,记者注意到,交警在整治违鸣行为时,不时地盯着手中的手机。手机上有一个app,是专门针对违鸣抓拍使用的app终端,每次捕捉到违鸣行为后会生成四张照片。这四张照片中,第一张是高速摄像机抓拍的一个全景,是车辆违鸣后声呐监测到、高速摄像机反应后拍摄到的一个全景; 第二张照片上有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声呐监测到的一个违鸣的位置; 第三张照片是系统里面的一个车牌号码的识别系统,通过第二张照片的亮点的位置,进行车牌的识别;第四张照片就是这辆违鸣车的一个包括车号在内的近景照片。这四张照片会传到民警的手机上app里。
不过,声呐抓拍违鸣不会直接曝光处罚。“声呐测违法鸣号设备不是非现场执法设备,是现场执法辅助设备,帮助民警分辨违法鸣号车辆,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执法管理,与之前靠人辨别违法鸣号相比,效率更高,执法依据更充足。”交警说。
在此,交警提醒车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闪两下大灯的方式提醒他人,除因警示其他车辆、行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需求,不能随意鸣笛、违法鸣笛,甚至长时间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