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砖到底有多少种颜色?青灰白红!
红色城砖最稀少,白城砖被列为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
▲南京城砖有4种颜色。金陵晚报记者 段仁虎 摄
《金陵晚报》日前报道,截至去年年底,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南京国有单位收藏保管所有文物的“家底”也基本摸清:可移动文物总数接近14万件(套),新认定的文物总数达24837件(套)。
此次新发现的文物中,有不少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中白色城墙砖尤其引人注目。南京城墙专家近期也对南京城砖的颜色进入了深入探究,得出结论,南京城砖共有青、灰、白、红四种颜色!
白色城砖被列为“新发现”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认定的24837件(套)文物中,引起业界关注的有江宁区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镶红宝石金冠、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沐斌墓金饰、高淳区公安局收藏的侵华日军相册、金陵刻经处收藏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经版等。其中,明代镶红宝石金冠,沐斌墓金饰均出土于江宁将军山,与沐英家族墓有关,前者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一些南京城砖也成为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其特殊之处,就在其颜色。据介绍,这种城砖通体洁白,一般长40厘米、宽11厘米、高20厘米,重15公斤,产地为明代的“袁州府”。
“绝大部分的南京城砖都是青灰色的,只有较少部分的是白色等其他颜色!”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刘斌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是它们被列为‘新发现’的主要原因!”专家介绍。
高岭土使得城砖呈现白色
南京城砖,又称官砖、官甓、营造砖、税粮城砖,是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城垣工程中一项最大宗的建材,据统计,整座南京城墙耗城砖上亿块。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白色城砖在中华门、神策门、中山门、清凉门等段城墙上都能发现。根据《南京城墙志》的记载,南京城墙的墙体分为条石墙、城砖墙条石、城砖混砌墙、墙包墙、包山墙五种类型,其中的城砖墙又分为三种,其中一种就是外部城砖为青泥烧制的砖,内部使用“白城砖”,如解放门至神策门段城墙,龙脖子向南拐弯的城墙都是如此。
“之所以呈现白色,和烧砖的泥土——高岭土有关,因为高岭土特殊的成分,使烧制出来的砖呈现白色、灰白色或者米黄色,其质地坚硬程度要比用其他土质烧的城砖强不少!”刘斌说,白色城砖,民间俗称“瓷砖”,绝大部分都是明代袁州府(如今的江西省宜春市)烧制的,具体来自袁州府下属的宜春、分宜、万载、萍乡四个县,也有极少部分来自江西临江府。
大部分白城砖都有“隋谟”
其实,除了颜色,白色城砖和其他颜色的城砖并没有什么不同,上面都有产地、烧制工匠、监督官员名字等铭文信息。
有趣的是,大部分白色城砖上都有“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谟”这个名字。专家告诉记者,提调官是负责城砖烧制的官员,府一级的提调官一般由知府或者知州担任,或由府署的同知、通判等官员兼任。白城砖大部分来自袁州府,袁州府烧城砖的负责人就是隋谟,因此“瓷砖”上面频繁出现“隋谟”并不奇怪。
近年来,南京的学者还在江西宜春——明代“袁州府”的所在地找到了当年烧制“白城砖”的窑址。
据《宜春早报》报道,明代袁州府烧制的很多白色城砖,并没有运送到南京来。2003年,宜春市区距离袁州古城墙墙址不远的一处工地上,发现了一批明洪武十年烧制的白色城砖,其颜色、尺寸、质地与南京发现的白城砖并没有区别,上面同样也有“隋谟”的名字。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对都城、皇城、宫城使用的城砖要求非常严格。官吏查验城砖时,“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算合格,不过,对于城砖的颜色似乎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城砖材质为黏土,细究其成分也有不同。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提到:揉合黏土造砖,也要掘地辨别土色。南京城砖由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负责烧造,各省所用黏土不尽相同,因此呈现多种色彩。
专家考证城砖共有“四色”
近日,一场南京城砖主题的展览“‘砖’心之制——南京城墙城砖展”在中华门景区开幕,展览披露了诸多南京城砖研究新成果,其中就包括南京城砖的颜色。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研究人员王腾告诉记者,南京城砖的颜色,大体上有四种,也就是青色、灰色、白色、红色。青色和灰色最为常见,白色相对较少,红色最为稀少。每一种颜色之中又有不同,比如白色,就分为米白色、灰白色。红色,也可分为鲜红色和淡红色。
“红色是南京城砖中最为稀少的颜色!”专家告诉记者,红色城砖在城墙上偶有发现。《金陵晚报》近年来的报道显示,解放门、光华门附近都有红色城砖。
专家推测,红色城砖其实是一种“欠火砖”,往往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青灰色。烧砖时,这些砖被放置在窑内底部或比较偏的地方。城砖烧好后,要往窑里泼水,使之迅速冷却,这在工艺上被称为“转?”。但对这些砖头的泼水冷却没有做到位,致使表面没有呈现青灰色的效果,而成了更引人注目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