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你的南京话地道吗?看有没有这5个特点

69岁的陈宗霞是教育部门官方海选出来的南京方言发音人之一。昨天,她来到南京市档案馆,为南京大学部分师生和周边居民,讲授说好纯正老南京话的诀窍。

陈宗霞在讲座中介绍,老味道的南京话,简而言之有五大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儿化音和卷舌音多。比如“额头”叫“头脑壳儿”、“眼睛”叫“眼儿”,发音“儿”的尾音时,还要把舌头卷起来。

第二在于有些词的发音,嘴唇往往要撅成喇叭形状,因此“a”、“e”等音就会变成“o”、“oa”,例如“乐呵呵”变成“落嚯嚯”、“妈妈”说成“moa’moa”;

第三在于平舌、翘舌音的转化。如“张老师”这个词,如果是20世纪前半叶出生的南京人,就会读成“张老斯”,如果后半叶出生的,就会读成“臧老师”,前者更接近老南京话的发音特点。

第四,南京话有很多属于“有音无字”,例如“拧干”叫“jiu干”、“调皮”叫“yan”等等。

第五个特点还要多用“土话”,例如,风干后切碎用麻油拌着吃的青菜心叫“油不兹”、土豆叫“洋山芋”、厕所叫“茅斯”、螃蟹叫“八只脚”等。

据介绍,遴选方言发音人标准非常严苛,要求本人三代以上南京人、出生在老城区、从小到大学习工作从没有离开过南京,而且配偶也要求是南京人。2010年,陈宗霞从400多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官方认定的南京方言发音人之一。

市档案馆已和陈宗霞签约,将组织公益的南京方言培训,并在校园、社区举行方言文化宣传活动。市档案馆还计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吸引青年人群体的南京话读本。

■相关新闻

南京方言比80多年前损耗近7成

专家建议:让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说方言

 原汁原味的老南京吆喝、诙谐有趣的南京白话说唱、老南京杖头木偶长袖舞……10日下午,在南京鼓楼区三步两桥社区,以传承南京方言为宗旨的“话访南京”工作室里,一系列充满南京元素的节目让老南京倍感亲切。

参加研讨会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俐李教授说,近30年,方言在各地萎缩非常厉害。1929年,老一辈语言学家赵元任做过《南京音系》的专门研究,可以说是对南京方言最早的科学研究之一,他对南京方言音系进行了分类、注音。有语言学者1961年对南京方言进行比较、类比,发现语言损耗达1成多;到1985年,损耗达到3成;到1995年,损耗达到5成;到2016年,损耗达到近7成。

刘俐李说:“教育部规定,不允许教师在授课时说方言,要说标准普通话。但这不等同于在学校,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孩子之间交流不可以说方言。孩子平常生活中说方言,就是保护方言的重要途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