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二手货有风险 李逵容易变李鬼
南报网讯(通讯员 狄公宣 记者 朱静)在网购时代,二手货由于价格低廉,成了不少网购人士的选择,但很多二手货交易中存在不少陷阱,而吃亏的有不少是消费者。3月22日,市民柏先生通过二手交易网看中了一部手机并在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与卖方进行交易,不料回去后柏先生越看这个手机越不对。
今年3月,柏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看中了一部苹果iPhone7plus手机,双方约定3月22日晚上在集庆门大街地铁站进行交易。当晚见面后,柏先生当场对手机进行验货,感觉不论是外观还是使用性能都没有问题,还用自己的方式核实了手机序列号,认定没有问题后,柏先生现场微信转账5000元。晚上回到家以后,柏先生用数据线将手机连接上网时,电脑竟然提示接入的是手机iPhone6splus。柏先生一下子慌了,在自己研究这部刚买的手机后,他发现确实与7plus在功能上有一些区别,而此时再找卖方,发现对方已经无法联系了。报警后,民警对这部手机进行了查看,发现从外观上无法区分其和正品iPhone7plus的区别,于是建议柏先生先带上手机去苹果专卖店进行验货。
在二手网站上买手机遭遇“李逵”变“李鬼”情况的,还不止他一个人。2016年10月27日,市民小张通过某网购交易平台,花了2400元买了一台全新的iPhone6S手机。没想到,这所谓的“全新手机”既拆过机,电池也换过,卖方则一口否认这是自己卖出的货物。小张一怒之下,拨打了110报警。
在二手网站交易平台进行购物,卖方无法提供正规的购物凭证或发票,警方在日常工作中也发现,确实有不少卖家存在着以次充好的恶意交易行为,但这种行为属于民事欺诈,而不是诈骗行为。欺诈行为虽然也是违法的,但其严重程度仍然在民事违法的限度之内,因此双方之间属于消费纠纷。当网购商品价格与其实际价格相差悬殊时,应立即引起警觉,保持理性,以免上当受骗。一旦遇到此类纠纷可以向12315投诉,也可以向发出广告的二手货物交易网站投诉反映,并提醒其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