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如果这场暴雨下在明代,南京城咋排水?

昨天这场大暴雨,可能是今年以来最猛烈的一场。你想过没有,在古代,南京城如果遇到暴雨,如何迅速地排出积水呢?在南京城南的普通百姓住宅区,最迟到明代,就已有了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据资料记载,古代南京城南大街小巷地下都藏着一些暗沟,能够及时将降雨排向附近的河流,最终河流带着雨水排出城外。

“官沟”可追溯到明初

在城南老门东蒋寿山故居墙角处,有一块立于光绪元年(1875年)的告示碑,大意是警告“无耻之徒”不得偷盗官沟的沟面石板,不得向官沟倾倒粪便。

这“官沟”就是清代的地下排水系统,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初年。这排水沟,上面是铺路石,下面是暗沟,典型的“上路下水”结构。

南京城墙又是如何防水排水的呢?据相关资料记载:城墙的防水措施主要在顶部,顶部用桐油和黄土拌合封顶,厚度约1-2米,然后上面再砌几层城砖,以防止雨水渗入。

这是防水措施。排水举措则是:城墙顶面靠城里一侧设置石质水平流水槽,收集雨水,然后每隔60米左右再设置石质大滴水槽,伸出城墙50-70厘米,城墙上的雨水再泄出城外。

大报恩寺从未被淹

古代南京一些大型建筑,也建有完备的地下排水系统。

2009年,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曾挖出了当年的排水系统,让后人窥见了这座皇家寺庙如果遇到暴雨豪雨,如何能够科学、合理、迅速地将雨水排出寺庙。

大报恩寺建筑的屋檐下方,一般都有石头砌成的“散水”凹槽,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流入“散水”,然后再流到地面。

大报恩寺内,地面上都有排水的窨井,地下有排水渠,排水渠呈“Z”字形,利用从高到低的地势,将雨水通过涵洞送往大报恩寺旁边的香水河,最终流进秦淮河。

考古发现,涵洞和香水河之间有一个“水闸”,说是“水闸”,其实就是一块石板,可以调节。当年与之配套的应该还有一块挡板,可惜已无法找到。

涵洞内还特地设置了三根石栏杆,这叫做分水石,其目的是为了减缓水的冲击力。

有了这一套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不管雨下得多大,大报恩寺都不会被淹。

近年考古多次发现排水沟

熟悉明故宫历史的人知道,明故宫的一部分是填满了燕雀湖而建,填埋湖水建造宫阙以后,地面有所下沉,呈“南高北低”的态势,易造成内涝。

因此,在建造规划明故宫时,刘伯温等人充分考虑到了积水排水的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利用了明故宫周围的水系,如玄武湖、前湖、琵琶湖、杨吴城壕、青溪等或人工、或自然的河流湖泊,打造了一套“明故宫水循环系统”。

据史料记载,明故宫采用的是分区排水原则,地下预先用条石、青砖铺成了多个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排水干道系统(地沟、暗沟)。

雨水落下后,从各处“散水”,其中包括宫殿四角的螭首中吐出(北京故宫每逢下雨有“千龙吐水”的景观),然后从地面的排水孔流入排水道,再利用地形走势,流向北面皇宫外的河流湖泊。

据记者统计,已经发现的皇宫涵洞,在大光路、后标营等处还有多处。

皇宫内的地下排水沟,乃至延伸出宫外、与外面水系相连的排水沟,近年来也多次发现。

碑文提醒后人留心疏浚

在午朝门遗址公园内,保留着两通石碑,其中一通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初立的“疏通沟渠碑”,形象描绘了明故宫地下排水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细细释读碑文,一段明代疏通沟渠,治理水患的旧事重现眼前:明万历年间,明故宫工部、东城兵马司、标营、柳树湾等地的沟渠水流不通。

经查明,原来是东长安门水关外沟洞淤塞。因此,官府招募民工进水洞挖泥疏通。

碑文还透露了那一带地下排水暗沟是这样工作的:下雨后,雨水能够从东长安门下水池流到西长安门水关,最后从百川桥、大中桥流入外秦淮河。

明永乐迁都后,南京明故宫的管理日渐松懈,才会出现沟渠水流不通的情况。

因此,碑文中提醒后人要对明故宫排水系统留心疏浚,并强调“如有破坏,必将严惩”。

明故宫地下、穿过城墙的排水沟、涵洞的存在,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明代文人马生龙在其所著《凤凰台记事》中甚至推测,靖难之变中,建文帝就是通过“宫中阴沟”也就是明故宫地下暗沟,逃出皇宫,通过城墙,从另一端的涵洞出来,逃出了南京城。

不过,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为明故宫地下暗沟进水容易,进人,并且在里面行走,却极为困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