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蛐蛐鸣”,立秋后是老南京玩蛐蛐的大好时节。如今,随着城建的扩展,过去城里大街小巷、院落墙角随处可听蛐蛐鸣叫声的情景不再。老早,我们小时没得电脑没得手机玩,这时参与玩蛐蛐者不仅仅中老年人,男娃儿也很多。提起“斗蛐蛐”,现在奔古稀的老人都能讲上一段逮蛐蛐的经历。如今蛐蛐玩家越来越少,玩蛐蛐似乎成了与现代人不相干的前朝旧事,离我们越来越远。昔日玩蛐蛐,斗蛐蛐蔚然成风,小小秋虫给老南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成为共有的甜蜜故事。
“蛐蛐节”办得热闹上档次
秋日是玩秋虫季节,到了白露节气,民间曾称“蛐蛐节”。夜晚,庭院里传来悦耳的秋虫鸣叫,旧时的青少年活泼好动,男娃儿最喜欢逮捉秋虫玩了。
蛐蛐,老南京人称呼,又称蟋蟀、莎织、促织,属昆虫类直翅目,形似蝗虫而小,有角翅、二长须、性猛、音脆、善鸣、健斗。
旧时城区里的荒地多,“蛐蛐节”里捉蛐蛐就近在家门口。古人晚上提灯笼,竹筒、竹笼、铜丝蛐蛐罩、铁匙等器具,出没于颓垣断壁或砖瓦土堆下。侧耳徐行,一听到蛐蛐鸣虫声就轻身疾趋,循着鸣声寻到虫穴,即用铁匙或尖草引虫出穴。
蛐蛐躲着不出,就用水浇灌,虫儿无奈出穴。捕捉者用蛐蛐罩对准逮着它。回家后,将捉到的蛐蛐逐一比较筛选。凡体积小,头尖、色白、脚细的虫儿弃之喂鸡鸭。
上好的蛐蛐为青黑黄长相,头肥腿脚长,有玩虫经验者将上好分类:红麻头、白麻头、青项、金翅、金丝额、银丝额等类别,移放在瓦盆泥钵中饲养。次一点的为紫金黑色,可纳入竹筒收归。讲究的玩者还会为每只蛐蛐起名,什么梅花翅、红沙、青沙、金琵琶、香狮子、蟹壳青、三段锦等等。
旧时,夫子庙、石坝街有较大的斗蛐蛐市场,一般在白露“蛐蛐节”筹办斗场,十天前就在城南街头贴出海报,说什么“某某处秋兴规模可观光……”
两蛐蛐同入一盆内,互相对峙,相持不动,主持者便以蛐蛐草撩拨蛐蛐口齿,使其搏斗相咬。“勇者斗口,智者斗间”,虫儿犹如勇士最终胜虫鼓翅长鸣,败虫一蹶不振。主持者将小红旗插在胜者垄上。
“常胜将军”参斗前与“三尾”交配
蛐蛐的品种很多,一般分黄虫、青虫两种类。黄虫白露后就可参斗,上品黄虫为暗红色头、蓝项头、金翅头。青虫为黑头褐翅,最好到秋分后参斗。一般参斗蛐蛐能斗到霜降。
上品蛐蛐,具有头大,项凸、丝细长、六足健壮、胸部厚实、双压纯赤等特点。
刚捉回的蛐蛐需择优饲养,逐一放入水盆中游一下,去其身上土灰,便于察看初选。
合格的蛐蛐个别放入水盆中,每天饲养二三粒米饭,或菱梨二丁。每隔两三天放入盆内试斗,并把胜者放入大瓦盆里饲养,用玻璃片盖在盆口,捧到阳光下照射,改变蛐蛐的畏光性。一般经过一星期后就能参加比赛了。
雄蛐蛐一直单独饲养,参斗头一天晚上,捉一只三尾蛐蛐(雌性)与其交配。这是防止雄蛐蛐涨精,参斗时削弱战斗力。但交尾只能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失去战斗力。
次日参斗时,经过头晚暂时交尾后的雄蛐蛐急于寻找雌蛐蛐,遇雄蛐蛐即提高决斗勇气,老南京人称“抢三”。即抢三尾子之意。如若发现雄蛐蛐尾部夹有白色精子,暂时不让其斗。喂食饮水,使其身体重量减轻,待两三天后方可轻装上阵。
蛐蛐开斗时,一般需三个回合定输赢,有的蛐蛐尚没开始争斗,就“叽叽叽”地乱叫鸣,但真正开战后,不见得斗过对方,外强中干。一般情况下,双方先相互打量一番,然后张开大牙口,彼此相互狠钳对方,直到一方将另一方咬得节节败退,灰溜溜躲在一角,不动不叫,或跳出盆外。此时,胜者这才得意地鸣叫两三声。一般来说,斗败之虫只能被当成鸡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