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产业“裂缝”如何弥合
一场工业设计大赛引发的思考
近日,“2017中国制造之美年度评选”公布终评结果,经过长达数月的报名、海选、终评,有52件产品从全国各大制造企业和设计机构选送的648件产品中脱颖而出,南京有3家企业捧回了奖项。
这项由中国制造网、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评选,到今年已举办了七届,它已经发展成国内的权威工业设计大赛。南京企业在此次大赛上的表现,促使业内反思南京的工业设计现状:学术实力不弱,为什么在产业上表现“短腿”?
中国制造之美获奖作品。张希摄影
中国制造之美获奖作品。张希摄影
中国制造之美获奖作品。张希摄影
南京企业“包揽”文创优秀奖,工业设计奖却只拿了一个
过去六届中国制造之美评选都是只评工业设计,今年首次设立了“创意礼品”奖项,仅有的两个优秀奖(最高奖项,大奖空缺)都被南京企业捧回,彰显了南京文创设计实力。
南京千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获奖作品是一套名为《承东西》的丝绸之路主题陶瓷茶具。茶具把大漠景色作为创作灵感,茶杯、茶壶上面用传统青瓷表现“天空”,下半部分是浅而无序的波浪纹,同时采用渐变沙黄色喷釉,还原一望无际的“大漠”。茶盖上是一只休憩的骆驼,壶的金属“把手”是两座连绵的“远山”。6件套摆出来,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沙漠剪影。
设计师之一刘昕说,这次能拿奖,和这几年南京对文创产业的支持分不开。参加比赛几乎没成本,图纸入围了,政府就发打样补贴,2000元-1万元不等,此外还给企业提供一个月的试销机会。
不过,让大家略感吃惊的是,这个在南京举办的比赛,50个工业设计获奖作品中,南京作品仅有一个。在“医疗器械及周边”组别中,南京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电动轮椅获得了优秀奖。
终审评审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评比的公正性,评选过程中,所有的企业信息都被隐去,只凭产品实力说话,不考虑地域平衡这些因素。而记者翻看中国制造之美这几年的评选情况发现,南京企业“稀缺”似乎已是“常态”,2015年南京获奖企业也只有一家、2016年南京获奖企业有两家。
专家遗憾:学术与产业之间存在“裂缝”
什么是工业设计?这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外行常以为,工业设计就是给产品加个好看的“外壳”,而实际上它涉及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等各个领域。
比如一件产品的“普通设计”版本是“能用”,杯子必须能用于喝水,钢笔必须能用来写字,自行车必须能代步,卡车必须能载物,而好的工业设计是通过对产品的合理规划,使人们能更方便地使用它们。
比如无锡道拓创意家居公司此次拿到了轻工日用品及礼品箱包类的最高奖项——“大奖”。这是个可以连续供袋、自动开袋的智能垃圾桶。用户踩下垃圾桶踏板,垃圾桶底部升起一个大夹子,抽出一个袋子,并张开“嘴”撑开塑料袋,黏在垃圾桶边沿的可移动自粘胶上,供人们盛放垃圾。
该公司的工业设计师介绍:“其实我们原本是一家机械设备开发企业,呼应江苏提出的创新要求,我们开始研发民生领域的新产品。这个设计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垃圾袋又薄又软,过去都是卷起来的。为了方便垃圾桶自动抽取,得设计成抽纸盒样式。把袋子像抽纸一样折叠起来可不容易,我们专门开发了新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申请了三四个专利。”
担纲终审评委的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遗憾地表示,南京的工业设计在教育、学会建设等方面起步都挺早,能力也不算弱,但产业有些“短腿”。
他认为,从学术上看,南京工业设计并不算差。南艺的工业设计专业已有25年历史,2008年,工业设计专业从南艺设计学院分离,成立了工业设计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以“工业设计”冠名的二级学院之一,也是“中国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可惜的是,每年最顶尖的毕业生都去了北上广,南京本土优秀的工业设计公司到如今还数不出几家。
“过去,江苏、南京老名牌非常多,可是,如今很多老名牌退出了历史舞台。工业设计和品牌的关联度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它的重视不够。放眼发达国家的产品设计,不管日本还是美国,都是两个翅膀在扇动:一个是技术翅膀,一个是工业设计翅膀。”何晓佑说。
破题,宁企成立内部工业设计中心
技术设计,解决的是物与物的关系;工业设计,解决的是人和物的关系。终审评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汤重熹表示,在制造业升级的当今,工业设计并非简单的外观美学问题,而是制造业“以人为本”转型的体现,它要求产品方便、安全、绿色。
记者了解到,大工业发展背景下,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是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一台苹果手机,要把各种零件、服务放进小小的手机中,从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工业设计很早就得介入,做整合。而国内的生产制造,常常等工程师把市场定位、技工都做完了,到了造型这一步才让工业设计师介入,结果变成了“搪瓷盘上裱花”。
值得庆幸的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南京一些大企业、研发中心开始重视工业设计,筹建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中心。去年市经信委公布2016年度南京市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有26家企业入围。这些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中心能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问世,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张希
清华美院教授柳冠中谈设计驱动制造业升级
比颜值更重要的是“合适”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上个世纪80年代留学归来,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他从2012年就担任“中国制造之美”评委。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表示,工业设计是中国工业转型的驱动器,但要澄清的是,工业设计不是单纯追求外观、高精尖,而是要“合适”。
他说,和创意、外观相比,工业设计强调“制造”,比的是工艺、材质、结构、功能、标准……躲在产品内部“看不见”的工业设计,是最厉害的设计。一个产品首先要“肝好、肺好、脑子好”,而不是上来就比“颜值”。 每年全国大约有七八十个大型设计比赛,“中国制造之美”大赛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比的不是酷炫、新奇,而是比制造。因为任何创意都必须由制造来承载。
真正的工业设计,比的是合理性、转移度。在制造强国,日本全国只有一家螺丝钉厂,德国只有三家电镀厂。而中国,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螺丝钉厂、电镀厂,企业大而全,企业小也要“全”。工业化时代讲究分工合作,我们大赛希望挖掘工业设计公司,这样的公司要精通某一个专业,有本事通过设计巧思,把一种技术、材料,转移到不同的产业上。
本报记者 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