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专家建议:手工艺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自我创新

传统技艺技能面临传承尴尬,专家和技能大师建议:

手工艺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自我创新

南报网讯(记者 毛庆 实习生 王舟)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画、泥塑等这些手艺活,如今已成了稀罕物,传统技艺技能面临传承尴尬。作为大赛的重要一项议程,今天(10月9日)下午,中国江苏乡土人才发展研讨会在宁举行,不少专家和技艺技能大师共同把脉手工艺传承。

汪寅仙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代表人。“干了60多年,看到如今政府大张旗鼓的重视宣传乡土人才,让我很感动。”她说,解放前,紫砂行业是奄奄一息,而上世纪70年代之后,紫砂行业蒸蒸日上。技艺的传承是项长期工作,她在很多学校兼职,不定期为学生们做义务性示范。也希望政府能搭建更多类似这次大赛这种平台,让手工艺人堂堂正正地成为人才。

青海省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李清波在这次“让乡土人才香起来”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他说,每项传统技艺都是民族瑰宝,破解传承难题,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技艺,感受其魅力,在传承中找到生存之道,从而自觉扛起技艺传承的责任。比如,完善“老带新”“师带徒”等一对一帮扶机制,让年轻艺人在零距离接触中,感受老一代艺人的“工匠精神”;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制度,职称津贴补助由财政统一划拨,解除乡土人才的后顾之忧,使其安下心来致力于弘扬传统技艺。

南艺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新说,如果手工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那么只能进入博物馆。因此,手工艺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更迭自我创新。比如,真正的南京云锦,过去是贡品,面料很硬,绣上金线,专贡宫廷贵族,在隆重的仪式上穿。而现在,云锦开发出不少钱包、领带等小工艺品,为寻常大众接受。同样,苏州桃花坞年华失去了市场,因为现场过年过节人们都看电视、电脑、手机、对于这些传统手工艺,年轻人已经没有感情了。

“如果说乡土人才是一颗颗珍珠,我们就要制定扶持政策,将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大赛,决赛各项目获奖选手授予“江苏传统技艺技能大师”荣誉称号,破格晋升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同时,对决赛各项目一等奖的选手颁发冠军奖杯,经现场考察合格,德艺双馨的一等奖优秀选手直接参评“江苏工匠”。

到“十三五”末,江苏省拟选拔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江苏“三带”名人500名左右,在市县有一定带动力的江苏“三带”能手1000名左右,入行时间不长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江苏“三带”新秀3000名左右。支持乡土人才立足技艺技能创新创业,建设一批乡土人才工作室、乡土人才企业和“乡土人才+特色产业”小镇(园区),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多起来、强起来。

新闻链接

江苏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在宁开幕

南京绒花成江苏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人气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3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