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
专家:早期胃癌发现并诊治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
■采访专家: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振玉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排名前五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5个中有4个发生在消化系统。特别是胃癌的发病人数,中国已居世界首位,江苏省为胃癌高发区。”近日,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举办的“消化系统疾病最新共识与消化内镜高峰论坛”上,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振玉表示,早期胃癌发现并诊治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因此,胃癌早期筛查尤其是内镜检查非常必要。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
张振玉主任说,2015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68万,死亡50万。每分钟都有胃癌病人死亡。中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胃癌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19-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往往能有较好的预后,一旦出现症状,多已是中晚期,失去治疗时机,预后差。胃癌也是如此。张振玉主任表示,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不足20%,5年生存率也仅为27.4%,而美国这样在胃癌早期筛查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的国家,胃癌早期发现率等达到70%。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筛查的“金标准”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张振玉主任表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与5年生存率是各国医疗界努力提高的目标。而消化内镜检查是发现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是当前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具有侵袭性小、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黏膜病变、病理诊断准确、术后复发率低及康复快等优势和特点,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不平衡。一项我国消化内镜现状报告结果显示,仅有14.8%的被调查医院拥有独立进行ESD手术的能力,且操作开展主要限于省级医院。
此外,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所以不用检查。张振玉主任指出,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可能只是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造影等技术,能扫描出一定直径的胃部病变,但无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而胃镜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医生能直视胃部,将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而用其他方式能查出的胃癌,已不是早期,而胃癌的期别,直接影响着治愈率。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一年做一次胃镜
由于胃镜检查的过程非常痛苦,许多人宁愿忍受胃部疼痛而将胃镜检查拒于千里之外。根据癌症科普调查,对胃镜的认识时,44%的人表示“非常恐惧、能躲则躲”;超过6成的人知道定期内镜检查是有益处的,但做不到;真正能够做到定期内镜检查的不足10%。即使现在不少医院推出舒适内镜、无痛内镜检查,仍有人不愿意做。
张振玉主任表示,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有:1、40岁以上人群;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6、存在患癌的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者。
“高危人群以及正常人如果做胃镜有明显胃部病变,推荐一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没有胃癌家族史,胃部也没有症状的人可以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