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误入”农门却奉献一生 院士与大豆的“不解情缘”

有这样一位院士,他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创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致力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批博士、硕士和优秀农业科技人才。他是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农业部国家大豆中心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搜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创新大豆群体和特异种质2万余份,主持参与研究了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种植3000多万亩实现产业化,平均亩产提高10%,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

1936年6月5日,盖钧镒出生在无锡市一个俭朴、忠厚的普通家庭。父亲盖寿昌原为一家米行的会计,后来又成为一家动力机厂的出纳。母亲龚仪操持家务,后来参加街道工厂的工作。盖钧镒的父母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将四个孩子送到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1953年,盖钧镒高中毕业要考大学了。“我要学理科,长大要当科学家,通过科学来强国,为国家做贡献!”他这样告诉老师。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但命运在此时给这个少年开了一个玩笑。招生委员会以体质不合格为由,不让他攻读理科,将他录取到了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

盖钧镒至今难忘这些指引他走上科学道路的老师们:我国小麦科学泰斗金善宝教授、棉花科学泰斗冯泽芳教授、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朱立宏教授、留美博士吴兆苏教授以及留美博士、著名的大豆遗传和试验统计学家马育华教授。良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使盖钧镒逐步走进了植物遗传育种的科学殿堂,尤其是马育华教授将他引入了大豆科学的大门。

在农村锻炼两年后,盖钧镒是最后一个回到母校的老师。

改革开放后,盖钧镒迎来了一次更大的挑战机会。国家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42岁的盖钧镒考取了首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并于1980年1月赴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助教。盖钧镒的目标很清楚,“国家把重担交给我,我回国时一定要有交代。因此在国外那两年半时间里,我拼命地学习。”

盖钧镒深刻认识到,中国是大豆的故乡,野生大豆是中国宝贵的财富,蕴藏着丰富的大豆遗传资源亟待人们保护和研究,作为中国大豆科研工作者要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想到大豆,我感到的就是压力。你自己不够,你得靠别人。出口国抬高价格来控制你,你的筹码给别人掌握了,你就受制于人,所以,我们一直在苦苦奋‘豆’啊!”盖钧镒院士的眼眸中是无尽的忧思与感慨。

为大豆倾注一生心血的盖钧镒院士,生活上极为简单。夫人是高级工程师,在上海做化工,儿子学的是通讯,他们都对农业没有兴趣,多年来一直分居两地生活。若是可以,哪个人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呢,可一份5个字的电报,却让盖钧镒毅然选择了这样一份孑然的生活。“1982年8月,我从美国回国先去了上海的家,夫人已经给我找到了两份工作,她希望我在上海成立农学院。我刚在家呆了没几天,导师马育华先生听说我直接到了上海没有回南京,马上发来一份电报‘你赶快回来。’”就是这5个字的召唤,盖钧镒独自一人回到了南京,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盖钧镒人生的重点和情感放在了培育大豆上。他以大豆资源研究为切入点,在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的资助下,在国内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协助征集下,和同事们一起,依靠自身力量,在广大中国南方偏远地区征集到大量大豆地方品种,迄今已保存以南方地方品种为主的大豆资源15000多份,建立大豆种质综合性状数据库,保存规模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国家种质库和美国农业部的大豆种质资源库。“中国所有的大豆产区我都去过。”他自豪地说。

年逾八十,盖钧镒院士依然是不分寒暑、节假日,一早就到办公室,阅读、写作、研究讨论,除午间稍事休息外,常常工作到深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认真二字总结出自己的做人做事的特点。学问之道,求其认真。设计认真,实验认真,推理认真,则顺理成章,创意必成。处世之道,求其友善。待人友善。待事友善,则众志所向,事业必成。这是盖钧镒院士一生奉行的准则。

盖钧镒

江苏省无锡市人,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7月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后,历任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助教、讲师、教授,曾任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90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