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代表南京市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牌匾。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历时3年、全国评比的“大考”,是全国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也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
近年来,南京市始终把创建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始终不渝地在满意声中听不满,在不满声中求圆满,做到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更文明。由此出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共建文明之城,这才赢得了三年“大考”的顺利通过。
为百姓办实事,全市合力抓创建
中央文明办下发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包括188条测评标准,其中大部分内容与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直接相关,如看病上学、养老托幼、市政设施、公交出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从“12345”政务热线的接线情况看,投诉物业、供水、市容管理等与文明城市创建测评紧密相关的事项,占到热线总量的27%,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正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3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出发点,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新变化。
为此,3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把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全力以赴。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把“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测评情况”纳入对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范围,要求各区认真对照创建的总体目标和测评要求,加快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落实到岗、到人、到事,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南京是省会城市,驻宁部队、院校、机关较多,南京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参与。为进一步动员广大驻宁部队、院校和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参与创建工作,6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省市同创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形成了省市联动共创的局面。会后,全市各区各单位积极行动,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创建力度,狠抓问题整改,迅速掀起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取得了新的成效,城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为百姓解难事,层层动员抓突破
百姓生活遇到的一件件难事,正是创建工作的重点突破目标。
为此,我市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工作,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将创建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和72个责任部门,并对实地考察测评项目涉及到的社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主要交通路口、农贸市场、公园广场、文体场馆、餐馆饭店等51类几万个测评点位,分类分片区建立了三级责任人体系,在全市形成了创建任务“项项有人抓,人人有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更多反映的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常态,考量的是城市管理的细节和长效。市文明办针对历年国查、省查测评时失分较多的指标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市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了营造社会氛围、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公共设施、整治交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提升行业服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等开展专项督查,促进了一批突出问题的解决。此外,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进行拉网过筛式督查,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也是创建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3年来,各区、各相关部门把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切实增强城市功能,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整体面貌。
让百姓更舒心,创建工作无终点
昨天,秦淮区常府街附近的复成桥旁,不少市民正沿着秦淮河散步锻炼。今年以来,这里水面上漂浮的垃圾被清理了,岸边修建了健身步道,水体清澈、水边垂柳摇曳,景色怡人。
2016年,南京市出台“水十条”,开展水环境整治行动,对全市黑臭河道展开整治,全面提升水环境。越来越多的河道焕发新颜,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我市市民文明规范“八个不”公布,各区各单位下功夫、花力气,认真落实《关于宣传推行〈南京市民文明规范“八个不”〉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在全市掀起了一轮点赞文明、践行规范的宣传热潮。如今,越来越多的驾驶人自觉礼让斑马线、越来越多的行人不再闯红灯……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更文明舒心的生活环境。
南京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南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主线,强化问题导向,着眼为民利民,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造福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真正将其做成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使文明城市创建能够真正符合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本报记者 梁圣嵩 张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