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南航学子的脑洞很大 用脑电波控制汽车

11月20日,南航“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在明故宫校区体育馆举行,作为南航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比拼盛事,该项赛事汇集了南航研究生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47个参赛作品分成四组进行预赛,共16个队进入决赛。脑电波信号控制的小车模型、基于数字光投影原理的多材质三维打印、用于食品安全的声表面波系统等47个作品实物亮相。

紫金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的脑洞真的很大,很多高科技的创新实践成果让人瞠目结舌。47个参赛作品涉及多个领域,既有航空航天的技术创新应用,又有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发明研究。

脑电波能控制汽车行驶?

他们在尝试!

记者在“脑控小车技术研究和实现”的展台前看到,这项成果利用脑电波信号,可以实现对小车模型多行驶指令分析、控制。通俗来说,在头上戴上他们团队设计的特殊“帽子”,接上电流使之能与小车感应,只要你大脑里想着让这辆小车行驶,小车还真的能动起来。

这项创新实践成果由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皮德常教授指导,博士生代成龙、硕士生朱廷龙、王钟毓担任项目组成员。

朱延龙告诉记者,这项研究目前还只是雏形,真的要实现“怎么想、车子就怎么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车受其他电波的干扰很大,因此要提高准确性只能在实验室内,我们在实验室内的准确性能达到80%。另外这个也会受到无效脑电波的干扰,因此戴上我们的设备之后,要确保‘专心致志’地想,再配合一定的肢体运动,这样脑电波信号才能更好地传送给小车,使之能够行驶。”

“小黄蜂”为剁手党们带来福利

揽收、分拣、运输、派送,一个快递要经历这四步才会最终来到主人手中。南航机电学院5名研究生带来的科创成果“智能仓储AGV导引小车”为剁手党们带来了福利,据了解,该团队自主开发的智能仓储小车以锂电池为动力,当它收到后方下达的指令后,就可以进行智能识别货物、自主装卸、运送等工作。

此创新实践成果由南航机电学院楼佩煌教授指导,团队负责人潘天宇介绍:“这是我们研制的一代机,目前还只是一个雏形。我们当时研制这个小车,还借鉴了‘大黄蜂’车的造型灵感,因此将其命名为‘BeeSmart’(小黄蜂),今后还会在底盘设计、防震功能运动性能等方面进行优化。”

雾霾信息采集器

可装配上公交车

“近年来我国雾霾的监测还普遍使用定点监控的方法,覆盖面小,而且不准确。例如,虽然南京市一共有9个空气质量检测基站,但是空气是流动的,在固定地点设置基站并不利于寻找真正的污染源头。”为了解决空气质量监测中出现的问题,来自南航航天学院的研究生史超和另外两名同学研制出了一种动态的雾霾信息采集器。

他们计划是将雾霾信息采集器装配到全市的公交车上,史超介绍道:“公交车一直在行驶,把采集器装在公交车上,就可以实时采集每个公交站点的空气质量信息,利用北斗定位系统,公交车还可以通过车内的wifi将实时信息往后台发送。”同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表格呈现,动态的雾霾信息采集器采集到的信息还将在地图上实时呈现,不仅更具有客观性,也能够使环保部门更有针对性地治理雾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