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上建智能小木屋”引发读者关注
市民建议南京城墙向西安城墙取取经
南京城墙活动不少,“城门挂春联”家喻户晓
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城墙在保护利用城墙文化遗产方面,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活动将物质文化遗产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如已举办两届的‘城门挂春联’项目。”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书记曹方卿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这一活动中,由江苏书法名家和楹联家共同撰写的巨幅春联,于春节前悬挂于南京十几座城门之上,让南京城墙一下子融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陪市民红红火火过了两个喜庆的春节。
有的活动是将互联网新技术嫁接于城墙之上,让古老的城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这方面,尤以“最美徒步智道”的建成为代表。
据了解,神策门至太平门这段城墙环绕玄武湖,迤逦至紫金山,串联起周边鸡鸣寺、九华山、紫峰大厦等景点,是风貌绝佳之地,被称为“最美徒步道”。如今,这段城墙上不仅设有城墙历史文化内涵解读、里程指示等标识标牌,徒步爱好者还可通过高科技软硬件技术,量化健走的运动效果。
另外,南京城墙于近年还打造了“1366”文化品牌。1366,是南京明城墙始建的年份,南京城墙借此先后推出“1366天然饮用矿泉水”“1366城墙文化创意公园”“1366城墙秀”“1366一城一砖文创产品”等多个精品项目,该文创品牌还与京东等电商达成合作,利用网购平台推广文创产品。
便民设施躲在城墙下,城墙上人气不够旺
南京城墙建立的便民服务设施,以及与南京市民之间的互动,就更多了。比如,目前南京城墙已全线向市民开放了10处风格各异的书吧,分别在集庆门、解放门、武定门、中华门等处,书吧内不定期邀请毕飞宇等名家开展阅读方面的讲座;而在征集城墙的文创作品之余,南京城墙还邀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筑城墙”、学拓印、仿制明城墙砖等,寓教于乐。
“前不久,南京城墙的‘菲斯古城’摄影图片展落下帷幕,展览结束后的作品慈善拍卖也已落槌,现在正在展出‘古城图里的缤纷城垣’。”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方面告诉南京晨报记者,2014年南京城墙全面开放以来,有关南京城墙的文保、与市民的互动等活动可以说越来越丰富,“但遗憾的是,这些便民设施多建在城洞或城门下,城墙上面的服务设施非常少,因此城墙上的人气也不够旺。”
西安城墙上配套设施多,不妨借鉴“他山之石”
南京城墙上便民服务设施太少的情况,也牵动了南京市民的心,热心市民们看到报道后纷纷献计献策。南京晨报的老读者张永林告诉记者,“城墙上面现在建的便民服务设施确实太少了,我感觉不符合现在人旅游休闲的需要。政府部门如果能在这方面也多花点心思就更好了。只要是不损害到城墙本体的服务设施,我认为应该多建,这对市民的城墙旅游是非常有利的。”
“我才知道南京城墙上面现在才开始建小木屋,在西安,城墙上这样的旅游配套设施很多的。”在南京出差的西安读者李先生告诉南京晨报记者。记者了解到,同样是古城墙,西安在城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起步较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西安城墙南门广场气势恢宏的仿盛唐的“入城仪式”,以及实景文化演出《梦长安》,已经做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城墙文化品牌。
李先生还介绍,在西安城墙上,有很多个类似南京城墙“小木屋”的服务点:市民或游客登上城墙后,不仅可去“自行车服务中心”租借单双人自行车,到“城咖啡”点杯饮料,还可以到文创店选购西安城墙的精美文创产品带回家。此外,城墙上还设置了小型的旅游观光车方便游人。
而在冬季,西安城墙上举办的“陕西特色美食节”“城墙灯会”等活动,每年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李先生说,上了西安城墙,他感觉游客旅游所需的服务基本上实现了一条龙提供,很方便。
记者查阅到,南京城墙去年的参观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50万人次左右,而西安城墙近年的游客接待量差不多保持在500万人次/年。“跟西安相比,南京城墙虽然做了一些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大活动,如‘城门挂春联’等,但城墙上部的配套服务设施确实比较少,这点我们得承认不足,吸取兄弟城市的经验,争取迎头赶上。”曹方卿对记者说,木屋是南京城墙加大城墙顶部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始,在不损害城墙本体的情况下,以后会有更多配套服务设施走上明城墙,方便市民和游客。
南京城墙作为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都城墙,该如何活化利用?步子是不是可以稍微迈大一点?昨天,南京晨报A03版刊登了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南京城墙上将现四个智能小木屋》,收到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反馈。在南京出差的一位西安读者打来电话谈到了他亲历的西安城墙活化利用的经验。“小木屋之类的服务设施西安城墙上老早就有了,我没想到南京城墙才开始建。”他建议南京城墙这方面不妨向西安城墙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