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跑腿可监督
“法医鉴定直通车”已为52人鉴定伤情
南报网讯(通讯员 栖公宣 谢兵 潘宇 记者 朱静)9月1日,栖霞警方创新研发“法医鉴定直通车”微信服务小程序,着力优化法医鉴定程序,切切实实服务群众。该程序开通至今,已录入信息500余条,通过程序鉴定伤情的市民达52人。
今日(11月27日),记者在栖霞公安分局法医室,见到了该程序的研发者——栖霞公安分局法医阿超工作室副主任法医师潘斗超。潘斗超告诉记者,以往很多市民朋友对法医鉴定会觉得陌生,认为只有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时才需要法医出场,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市民要与法医打交道。
市民王先生是一名搬运工人,今年1月在仙林某小区搬运家具时与客户发生了争执。在相互推搡过程中,王先生的右胳膊被对方击中,王先生也因此住院休养。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王先生向警方提出了伤情鉴定申请。民警带着王先生前往法医室,法医看到王先生的伤情后,按照医学规定要求王先生再次补充材料。原本因争执而心情不满的王先生因为处理案件来回奔波而显得更加不满,王先生选择了投诉。
“其实像王先生这样的投诉不在少数。法医鉴定不同于医院里的临床门诊。以骨折为例,对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伤情鉴定时需要评估该部位的愈合周期,只有待伤情稳定后才能进一步作出鉴定意见,因此需要当事人提供完整的就医材料。可一线民警由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无法当面准确答复当事人,容易造成当事人误解,继而引发投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研发这个小程序的初衷。”潘斗超告诉记者。
记者在潘斗超的讲解下,打开微信,在右下角点击“发现”,搜索到小程序“法医鉴定直通车”。打开程序,点击注册,记者发现除了法医,当事人和民警都能进行注册。潘斗超表示,开通了“法医鉴定直通车”微信服务小程序后,办案民警通过程序将当事人的材料上传,主检法医通过后台系统看到当事人资料后,可以将待补材料一次性告知当事民警,民警接着便能及时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最后当事人就可以和办案民警前往法医室,一次性面诊结束,避免重复跑腿。
除了民警可以帮当事人将材料传输给法医初审外,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该程序,实时掌握自己的鉴定进度。今年7月,栖霞区迈皋桥街道附近发生一起聚众斗殴案,市民马先生被打,右胳膊骨折。因为伤情鉴定过程较为复杂,马先生带着病理报告等多次奔波于派出所和法医工作室。9月份,潘斗超在接待马先生时把“法医鉴定直通车”微信服务小程序推荐给他,马先生轻轻松松用手机注册成功后,通过平台在家里就可以看到法医鉴定进度,并且还可以主动联系民警,督促民警尽快领取相关报告,加快了案件的办理进度。10月18日,马先生在“法医鉴定直通车”微信服务小程序平台上看到自己的伤情鉴定已经完成,被鉴定为“轻伤一级”。“这个小程序不仅让我们少跑腿,还能让我们对整个鉴定程序进行监督,也方便了办案民警,实现了市民、民警、法医的互动。”马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