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村民学“报告” 热议好日子

栖霞区桦墅村,村口的枫杨树已200多岁了。中午时分,晒着暖暖的太阳,十来个村民围坐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党的十九大报告。

“前些天,区委党校的调研员蒋殿浦来村上宣讲了十九大精神,提到了农民致富问题,这真是我们的切身感受。”62岁的老党员刘德巧一直在村里务农,他边说边掰着手指跟大家“算账”,“这5年来,大家的收入提高不少哦。” 

“土地流转,每亩每年发1200元租金;退休年龄的老人每年补贴1200元、小孩上学每年补贴1200元、残疾人每年补贴1200元;医疗自掏腰包部分超过5000元的也有补贴、做好‘门前三包’每户每年补贴600元,村里投资5000多万元扮靓村民家房屋,租给农家乐开店,这笔收入就有3.6万元……” 

老刘越算越开心,惹得一旁几个村民争相跟他“攀比”起自家的收入来。 

“十九大精神要求‘振兴乡村’,我们早就这么做了。”党员窦朝兰2015年和媳妇创业,开办了农家大锅饭,引发了全村的“创业潮”。她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学习报告获悉了这些精神,她的劲头更足了,“创业的路走对了,下一步我要帮助更多村民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 

桦墅村现有11个生产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小组”则超过了11个。村口老树下、桦墅大米的收割田间、生产队里的党员家、村上活动室内,这一个多月来,村民们自发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小分队”遍布田间地头。 

1959年入党的老党员戴维芳是今年评出的“南京好人”,退休后免费为村民推拿按摩、热心公益。他说:“村里有低保户54户,几乎都是因病致穷,我经常探望他们。最近上门聊天的时候,我还会把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些精神传递给他们,算是‘病床前的互助学习’吧。”他说,近年来村里加大了对困难家庭的医疗补助,在困难救助方面,村里全年要拨款近30万元。

桦墅山青水秀,民居典雅精致,更美的是村民乐观、喜悦的精神状态。村党总支书记蔡云介绍,全村的目标是发展旅游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迈步向前,一定会让村民幸福感更强、满意度更高。 

本报通讯员 赖睿 本报记者 于洁尘 王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