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推进1681项“微幸福”工程
让群众从身边小事感受变化体会幸福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孙乐)今天上午,由市委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改革”基层在线访谈第五场——秦淮区“微幸福、小项目、大民生”访谈在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举行。该访谈聚焦城市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畅谈了秦淮区以“微幸福”工程为抓手,打造“特而精、最南京”美丽新秦淮的经验。
秦淮是代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城市名片,是特而精、最南京的城市精华所在。同时,秦淮也是典型的老城市,人口密度高,管理难度大,有400多个老旧小区,39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待改造的棚户区,低保人口多。秦淮区委副书记金安凡介绍,该区在大走访中发现,90%群众提出的问题,都是身边细小、琐碎的具体问题。因此,该区坚持“让群众没有不满意,就是群众最大的满意”的理念,依托“微幸福”工程,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和急事,让群众从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中感受到变化、体会到幸福,切实增强秦淮人的获得感。
据介绍,今年是秦淮区实施“微幸福”工程的第一年,全区10个责任部门、12个街道和105个社区主动开展调查走访,征询群众意见,总共形成了1681项“微幸福”工程项目清单。打造300多个“微文化”工程,包括微地名牌、、微文化街区、微文化墙、微博物馆等项目;实施120多个“微路网”项目,包括马路拓宽、路基修整、人行道铺装、窨井盖补缺等道路维修工程;“微出行”工程增设20多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微绿化”工程在160多个居民小区和街巷栽植花草、修剪树木,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绿色社区等。
“微幸福”工程给居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处。一位家住五老村街道淮海路社区的居民说,“‘微幸福工程’给我们社区居民带来了大幸福。小区新建了自行车车棚,机动车棚带有监控和充电桩,大树下面以前是冰凉的水泥板,现在是木板,老人和小孩在这里玩得非常开心。”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炜烽认为,秦淮区“微幸福”工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实惠、享到了幸福,是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创新,有望成为继秦淮河、夫子庙之后秦淮的有一张生动名片,其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