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占全域面积近七成,位列全市第一
浦口区颗颗“珍珠”放光彩
近日的一天中午,浦口区永宁街道联合社区的居民陈彩英站在自家荷塘边,看着采藕工们热火朝天地挖藕,盘算着冬藕的收成,露出满足的笑容;在江浦街道的响堂村,这两年靠着种栀子花、药草挣了些“外快”的村民王翠萍正在和丈夫商量,是不是给家里添辆车……
浦口区村民们的笑容和满足得益于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据统计,该区的美丽乡村占全区总面积的68.13%,位列全市第一。
十颗“珍珠”各有特色,颗颗璀璨
按照打造全域美丽乡村的要求,浦口区逐年实施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十颗珍珠”是浦口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进行的精品打造:在江浦街道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的“不老村”,打造集中高端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都市近郊特色休闲度假村;深藏山中、拥有百亩桃林的响堂,打造淳朴的“桃源谷”;在永宁街道结合大埝水库及青奥自行车文化资源,打造“水墨大埝”;在星甸街道立足茶叶生产特色及赭洛山、驷马山河等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九华茶坊”;在汤泉街道借力当地流行的楚汉文化,打造“楚韵花香”……
“建设中我们坚持生态和谐的建设理念,以示范片区内的道路体系、生态修复、水体整治、旅游开发项目为重点,推动片区村落景观、道路景观、水体景观、绿化景观自然协调。”浦口区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投入机制上,坚持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在运营机制上,坚持建管分离,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美丽乡村+”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珍珠村”西埂莲乡,永宁街道按照特色景观农业发展思路,将原本分布凌乱的荷塘整合,打造了万亩集观光、农事体验、农家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模式,成为南京市民夏日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同时,西埂莲乡也是我市水生蔬菜最大供应基地之一,并由此催生出莲藕休闲食品深加工产业,自创品牌“半瓶摇”莲藕汁供不应求。
位于老山北麓的美丽乡村水墨大埝彰显的则是体育文化,建起了我市首个山地自行车骑行俱乐部,并承接了多次骑行、攀岩专业赛事。边骑车边看老山风景,游客在这里得到了独特的体验。
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浦口区不断延伸美丽乡村产业链,积极发展“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健康”“美丽乡村+文创”等新业态,举办了永宁荷花节等节庆活动,组织了水墨大埝国际攀岩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大型赛事。今年全区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90亿元。
农民返乡创业就业,实现共建共享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是主体,农民参与是重点,保障农民的利益是根本。在打造美丽乡村时,对于选择留下或是搬迁,浦口区完全尊重村民的意愿。对于愿意留下的村民,政府不但改造了整个村庄的硬件设施,还统一为他们出新了房屋,并鼓励扶持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或是民宿。
如今,浦口区的农民已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姚徐老街建成后,所有的商铺交由当地村民经营;侯冲社区成立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吸纳了120多位本地村民就业,每人每月的收入超过3000元;在旺季,桃源谷的农家乐每天的营业额能有六七千元;“二牛”农家乐、“三婶家”民宿、“周老二土菜馆”等经营户都达到了3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
通过打造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家庭农场,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返乡工作。据统计,在按月缴纳各项社保费用的基础上,返乡就业农民的人均工资达到3000元/月。
“建设美丽乡村正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浦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珍珠村”是浦口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以“珍珠村”为引擎,浦口区正在加快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朱晓露 本报通讯员 林静